[实用新型]抽水中性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9401.5 | 申请日: | 200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志永 |
主分类号: | B43K5/00 | 分类号: | B43K5/00;B43K5/06;B43K7/01;B43K7/04;B43K3/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4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 中性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用笔,具体地说是一种抽水中性笔。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出售的中性笔,由笔杆和笔芯组成,笔芯是一次性笔芯,不能反复使用,只能用完后随手丢弃,不但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一次性笔芯浪费大、不能反复使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随时给笔芯灌注墨水、可反复使用的抽水中性笔。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水中性笔,包括笔杆和笔头,笔杆分为上笔杆和下笔杆,上下笔杆螺纹连接在一起,笔头与下笔杆的尾部螺纹连接,笔尖位于笔头内,所述上笔杆的外壳内装有活塞柱,该活塞柱的下端与连接件相插接,所述下笔杆内设有墨水腔,该墨水腔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下部装有压球,其下端与笔尖上部触接,下笔杆的外壳与墨水腔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随时吸入墨水,反复使用。不但节省购笔芯的开支,而且还克服了丢弃笔芯造成污染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没有上笔杆的本体结构示意图(即为抽水中性笔芯示意图)。
图中,笔头、1压球2、下笔杆3、连接件4、活塞柱5、上笔杆6、墨水腔7、笔尖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见图1,一种抽水中性笔,由笔头1和笔杆等组成。笔头1是锥形结构,由外壳和笔尖8组成,笔尖8的直径为0.5mm或者0.38mm位于外壳内。笔杆由上笔杆6和下笔杆3组成,上下笔杆6、3用螺纹连接在一起,上笔杆6内装有活塞柱5,活塞柱5的下端插在连接件4内。下笔杆3的尾部与笔头1的外壳上端螺纹连接。下笔杆3内设有墨水腔7,墨水腔7与下笔杆3为一体结构,墨水腔7的上端与连接件4连接,下部设有一塑料压球2,下端与笔尖8的上端触接。压球2的作用是给墨水腔7内的墨水提供压力,防止笔头1产生断水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柱5、连接件4和墨水腔7构成了完整的活塞系统。活塞柱5和墨水腔7的主要功能是在没墨水的情况下抽吸墨水。
本实用新型可以制成如图2所示的独立本体的实施例,该独立本体除了去掉了上笔杆6外,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下笔杆3与墨水腔7为一体,墨水腔7位于下笔杆3内,其上端与连接件4连接,下端与笔尖8的上端触接,墨水腔7的下方设置有一压球2。本实施例是将下笔杆3设计成笔心的外观形式,使其构成了抽水笔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中性笔内没有墨水时,拧开上下笔杆6、3,将其分为上下两段,再拧开下笔杆3与笔头1的螺纹,抽推活塞柱5使墨水腔7吸入墨水,吸满为止。注满墨水后,再将笔头1、上、下笔杆6、3按序旋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志永,未经余志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9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机组新风进气防水装置
- 下一篇:纸张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