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7952.8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9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洪枝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娟;洪枝火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间距 定位 | ||
1.一种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嵌设于该框体(10)的第一面(11)及与第一面(11)相邻且相互垂直的第二面(12)上,该框体(10)内部具有一个供间距定位件(20)嵌置其内的容置空间(15),且该第一面(11)依据固定间距而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13),第二面(12)设置多个与该第一定位孔(13)对应的第二定位孔(14),该间距定位件(20)一端设有嵌合在该第一定位孔(13)上的第一嵌合部(21),间距定位件(20)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嵌合在第二定位孔(14)上的第二嵌合部(22),第一嵌合部(21)与第二嵌合部(22)连接处具有一个呈收缩状的颈部(23),该第二嵌合部(22)设有一个供螺锁件(30)锁合的螺孔(24),第一定位孔(13)的孔缘(130)与框体(10)的第二面(12)平行,孔缘(130)底部邻接一个与框体(10)的第一面(11)平行的内底缘(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合部(21)具有一个异于朝向该框体(10)的第二面(12)的第一端面,该第一端面底部设置至少一个与螺孔(30)的轴线平行的凸体(25),用以卡制在第一定位孔(13)的内底缘(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3)为方孔,第一嵌合部(21)具有一个与第一端面相反朝向的第二端面,且连接于该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之间的二侧面各自具有一个与该颈部(23)连接的斜边(230),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及二侧面各自具有一个与方孔的孔缘(130)平行的平面,用来嵌合填置在方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3)的孔缘(130)顶部邻接一个与第一面平行的外顶缘(132),且第一嵌合部(21)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三端面,该第三端面与框体(10)的第一面(11)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面与第二端面邻接的端缘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握柄(26),该握柄(26)包含一向上凸起而与该端缘连接的第一接片(260)、一个与第一接片(260)连接且与该第一接片(260)垂直的第二接片(261),及与该第二接片(261)连接且与第一接片(260)平行的第三接片(262),且该第二接片(261)的底部抵住框体(10)邻近第一定位孔(13)的外顶缘(1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25)数量为二个,该凸体(25)分别设置于第一端面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14)为方孔,第二嵌合部(22)具有一个供该螺锁件(30)穿套的前端面,第二嵌合部(22)设有横跨前端面的嵌体,该嵌体的形状与方孔对应,且可以该嵌体的底缘及二侧缘与第二定位孔(14)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3)的孔缘(130)与相邻接的内底缘(131)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为呈矩形柱状延伸的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为呈“冂”字形状延伸的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框体的间距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为呈L形状延伸的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娟;洪枝火,未经李娟;洪枝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9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贴合红外超轻超薄触摸液晶硬屏
- 下一篇:盖板及含有其的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