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屏蔽对称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7562.0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根泉;赵德明;张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塔集团吴江特种光电线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11/04 | 分类号: | H01B11/04;H01B11/06;H01B7/17;H01B7/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屏蔽 对称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屏蔽对称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送量成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有效手段,电缆和光缆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传统的通信电缆主要由缆芯和外护套构成,缆芯包括四个两两相绞合的线对。
现有技术中,这四个线对的节距通常是相同的。这种通信电缆的频谱一般较窄,通信容量有限,且会产生串音现象。串音是指通过一个电缆元件的信号对另一个电缆元件中信号的影响,串音干扰是指发生于缠绕在一个束群中的线对间的干扰,它是电缆中噪音的主要来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串音干扰小的室内屏蔽对称电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屏蔽对称电缆,它包括护套层以及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的护套层内的第一线对、第二线对、第三线对、第四线对,所述的每组线对包括一对相绞合的导线,所述的第一线对的节距为15.6毫米~16.0毫米,所述的第二线对的节距为10.7毫米~11.1毫米,所述的第三线对的节距为19.2毫米~19.6毫米,所述的第四线对的节距为12.3毫米~12.7毫米。技术方案中的线对的节距是指相绞合的两股线中的单股线绞合一圈时在电缆长度方向的距离。
在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护套层由外及内包括聚氯乙烯护套层、铝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带层。
所述的导线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外周的绝缘层组成。
在另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护套层上还设置有沿电缆轴向分布的撕裂绳。
在另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护套层上还设置有沿电缆轴向分布的地线。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因为室内屏蔽对称电缆虽然相对结构来说是对称电缆,但它的空间磁场分布既不均匀也不对称,所以要通过合理的节距设计来抵消他们之间的干扰。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室内电缆的结构需要设计,使得四个线对的节距各不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开通频率在双工工作状态时可达100MHz,特性阻抗为100欧姆,近端串音衰减在1~100MHz之间的最大值为65.3dB/100m,远端串音衰减的最大值为64.0dB/100m,串音干扰较小,提高了通信质量,特别适用于室内布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绞合的线对示意图;
其中:
1、护套层;11、聚氯乙烯护套层;12、铝箔层;1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带层;21、第一线对;22、第二线对;23、第三线对;24、第四线对;3、导线;31、导体;32、绝缘层;4、撕裂绳;5、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一种室内屏蔽对称电缆,它包括护套层1以及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的护套层1内的第一线对21、第二线对22、第三线对23、第四线对24。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对21为相绞合白兰导线与兰导线,白兰和兰导线的节距在15.6毫米~16.0毫米之间,取15.8毫米。第二线对22为相绞合的白桔与桔导线,白桔与桔导线的节距在10.7毫米~11.1毫米之间,取10.9毫米。第三线对23为相绞合的白绿和绿导线,白绿与绿导线的节距在19.2毫米~19.6毫米之间,取19.4毫米。第四线对24为相绞合的白棕和棕导线,白棕和棕导线的节距在12.3毫米~12.7毫米之间,取12.5毫米。
因为室内屏蔽对称电缆虽然相对结构来说是对称电缆,但它的空间磁场分布既不均匀也不对称,所以要通过合理的节距设计来抵消他们之间的干扰。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室内电缆的结构需要设计,使得四个线对的节距各不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开通频率在双工工作状态时可达100MHz,特性阻抗为100欧姆,近端串音衰减在1~100MHz之间的最大值为65.3dB/100m,远端串音衰减的最大值为64.0dB/100m,串音干扰较小,提高了通信质量,可集电话通信及网线通信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室内布线。
所述的护套层1由外及内包括聚氯乙烯护套层11、铝箔层1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带层13。
所述的导线3由导体31及包覆在导体31外周的绝缘层32组成。
所述的护套层1上还设置有沿电缆轴向分布的撕裂绳4,便于撕裂电缆的护套层1。
所述的护套层1上还设置有沿电缆轴向分布的地线5。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塔集团吴江特种光电线缆厂,未经双塔集团吴江特种光电线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7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头漆膜厚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光电式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