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入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4449.7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季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B7/00 |
代理公司: | 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 禾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盒。
背景技术
目前的接入盒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源部分、模块部分、SLIC(用户接口电路)部分、传真板子卡部分,其中电源部分的电路中各个电源管理芯片都是以串行的方式连接的,所做成的接入盒待机电流都在100ma左右,比较大,用1800mah的电池也只能坚持15个小时左右。
并且,对于一般的接入盒来说100ma左右的待机电流,其中被SLIC部分消耗掉的电流就占了50ma多,耗电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接入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入盒待机时间过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模块、用户接口电路模块、射频模块和传真子卡,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供电单元、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第二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3、中断脉冲单元,其中,供电单元分别给并联的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和第二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3供电,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单独输出电压给用户接口电路模块,第二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3分别输出电压给射频模块、传真子卡和中断脉冲电路;射频模块分别与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和用户接口电路模块连接,通过其内部的CPU对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进行使能控制,并且定期检测用户接口电路模块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中断脉冲单元具体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轻触开关)和NPN三极管Q1,其中,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串接有第二电阻R2,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依次串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和轻触开关S。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并行方式来排列电源管理芯片,并且让SLIC的电源管理独立起来,能够成功的关断SLIC的电路而对其他部分的电路不造成任何影响,解决了因SILC电流过大而造成待机时间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接入盒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一般的接入盒来说100mA左右的待机电流,其中被SLIC(用户接口电路)部分消耗掉的电流就占了50mA多,所以有必要在这一部分进行重新设计,由于SLIC电路的启动比较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源端将DC-DC电源芯片的设计改成并行方式,增加一路SLIC电源,让SLIC部分的电源独立设计,使之能够被顺利的关断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工作,在来电和去电两种模式分别用模块使能和手工使能方式分别对SLIC部分的电源进行开通。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电源模块、射频模块、SLIC模块、传真板子卡,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供电单元、两个二级电源管理芯片—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和第二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3、中断脉冲单元;供电单元分别给并联的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和第二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3供电,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进行降压稳压处理后,单独给SLIC单元供电,第二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3进行降压稳压处理后,给给射频模块、传真子卡及中断脉冲单元供电;射频模块包含有CPU,第一二级电源管理芯片D2的使能由射频模块的CPU控制,当CPU接受到外来呼叫或者中断脉冲单元发送的外部中断低电平脉冲信号的时候,就会通过GPIO(通用输入输出口)使能D2,使D2开始工作,同时D2会给SLIC模块供电让SLIC模块能够顺利启动并开始工作。
所述中断脉冲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轻触开关S和NPN三极管Q1,其中,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直接串接有第二电阻R2,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依次串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和轻触开关S;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分压电路,第三电阻R3为上拉电阻,在不按轻触开关S的时候就会使P点的电压为高;当轻触开关S闭合瞬间Q1的基极为高电平,则三极管瞬间导通在集电极P点会产生一个低电平,传送到射频模块,作为射频模块的外部中断触发。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过程如下面所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4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结构及具有该铰链结构的翻盖式手机
- 下一篇:连接器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