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瓶加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795.3 | 申请日: | 200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际军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加液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蓄电池加液时防液体外溢的加液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添加补充液或蒸溜水时,由于难以看清楚液孔中液位高度,往往在加液时过量液位过高而造成外溢,外溢的酸性液体会引起外部物件腐蚀,过量的蒸馏水加入不但会冲淡电池内硫酸的比例,而且过高的液位严重影响电池的透气性和散热,导致充电质量下降,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蓄电池添加蒸溜水或补充液时难以把握电池内液位高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瓶加液装置,该装置不仅有色标指示其液位高度,而且能在加液时电池内液位达到要求高度时自动闭塞加液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用塑料或非金属材料将加液斗制成圆桶形,圆桶的底部中心连接加液管,加液管的下端的外圆设置挡圈,在加液管中插入通液杆,通液杆能在加液管中上下滑动,通液杆的下部中心开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上端与进液孔相通,下端与出液孔相通,在进液孔的上方固定一横档,通液杆的下端伸出加液管连接浮子,浮子上铺设胶质层。通液杆身上部涂有色标。加液斗的外侧固定把手,在把手相对应的桶壁内侧安装按钮组件,按钮在把手的上方,按钮的连接杆通过桶壁上的耳环顶在拨叉的一端,拨叉与桶壁用轴活动连接,两个分叉的位置分别在通液杆横档的下方。在拨叉的一端按钮杆的下方设置弹簧,将拨叉以及按钮杆顶起,使拨叉绕轴逆时针旋转二个分叉向下离开通液杆上的横档。
使用时把加液管插入蓄电池的加液孔中,使挡圈搁在加液孔上,通液杆自由垂直向下,出液孔向下离开加液管通电池内。这时往加液斗中倒入蒸馏水或者补充液,液体从通液管中的进液孔进入通过液体通道从出液孔中进入蓄电池中,蓄电池的液位逐渐升高,随着液位的升高,浮子也随着上升,通液管在浮子的推动下向上升。当电池内的液位上升到规定的高度时,进液孔正好上升进入加液管中,进液孔被遮蔽,切断液体的通道,同时通液杆上部的色标界线也正好与加液斗的上口平齐,操作人员可根据色标界限,按下按钮,拨叉在按钮杆的推动下,绕轴顺时针旋转,两个分叉顶住横档,使通液杆向上拨,浮子上面的胶质面层接触加液管口,进一步封闭液体的滴漏,这时可提起加液口,转入下一格电池的加液工作,从而达到蓄电池加液时能方便获取电池内液位高度的信息,避免液位过高和液体外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蓄电池加液时能方便获取电池内液位高度的信息,使电池的液位保持在正确的高度。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电瓶加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液斗,2、色标,3、通液杆,4、横档,5、拨叉,6、进液孔,7、加液管,8、档圈,9、按钮,10、把手,11、耳环,12、短轴,13、弹簧,14、液体通道,15、出液孔,16、浮子。
具体实施方式
整个加液器以及零件用塑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加液斗1制成圆桶状,下端底板中心连接加液管7,加液管下端设档圈8,在加液管中插入通液杆3,通液杆上端涂色标2,中部设轩横档4,在横档下开进液孔6,在通液杆的下端连接浮子16,浮子的上方开出液孔15,出液孔15,进液孔6用液体通道14相通。在加液斗1的外侧设置把手10,在把手10相对应的斗体内壁上设耳环11,按钮9通过直杆穿过耳环顶在拨叉5的上端,拨叉5用轴12活动连接安装在斗壁上,拨叉5的两个分叉头的位置安装在通液杆横挡4的下方,在拨叉上端的下方设置弹簧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际军,未经陈际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