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抓捞耙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3412.2 | 申请日: | 200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4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建义 |
主分类号: | B25B9/00 | 分类号: | B2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捞耙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耙捞工具,具体地说是一处耙捞船舶落入舱底物件的工具。
背景技术
船舶舱底型深复杂,尤其是机舱舱底管系众多,具有油污水,在机舱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中不免会有物件或工具落入舱底中,往往有重要的零件或专用工具落入,必需捞起,但是舱底众多的管系和油污水,给捞取工作造成困难,没有专用打捞工具,很难捞取,如果放弃不但造成损失,而且遗落的金属物件在与船底板的接触中会形成一个加速船底铁板的腐蚀点,给船舶的安全埋下隐患,然而,目前市场上即缺少这样的专用捞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船舶缺少捞取落入舱底物件工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抓捞耙,该抓捞耙可伸入舱底潜入油污中,进行耙抓遗落物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手柄与杆身一体制成前端弯曲连接耙头,在杆身前端的折弯处,用短轴活动连接钳臂,钳臂的钳口分两叉,在分叉处用弹簧连接在杆身上,钳臂上端连接拉绳,拉绳通过绳环连接上端的绳环。使用时将耙头伸入舱底潜入油污中,进行耙动作业,当碰到有异物时,拉动绳环,使钳臂向耙头合拢与耙头一起抱住遗落的物件,向上提起杆身,将遗物捞起,从而达到方便捞取船舶舱底遗落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向船舶提供一种方便捞取落入舱底物件的简便工具。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抓捞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杆身,3、弹簧,4、钳臂,5、耙头,6、拉环,7、绳环,8、拉绳,9、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手柄1与杆身2制成一体,下端弯曲后连接耙头5,钳臂4制成叉状用短轴9活动连接在杆身3的弯曲处,在钳臂的分叉处用弹簧3连接杆身3上,钳臂的上端连接拉绳8,拉绳通过绳环,在手柄1上端连接拉环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建义,未经邹建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3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切机自动调刀缝机构
- 下一篇:可调V型定位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