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2499.1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栋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2;B01D53/1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幕 废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的吸收净化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无需水泵可产生循环水幕的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特别是工业废气和粉尘的净化处理多采用湿法处理,通过水泵产生的细密水雾能够有效于废气混合并实现洗尘、脱硫或者净化作业。目前湿法脱硫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机械、电子、冶金、化工以及制药等行业的废气除尘净化中。
为实现废气与水雾的充分混合,以及吸收水的充分雾化,目前一般采用将废气施加动力后与水逆向运动或一起喷出形成雾化气水混合体,然后进行气、水分离,实现废气的净化,该净化设备因为废气的酸性化和腐蚀性,会造成气泵或水泵的腐蚀,增加净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使用水泵,仅依靠与出气口连接的抽风设置,形成可循环水幕式湿法废气净化的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它可实现废气的充分净化和净化水的循环使用,消耗能量低,处理量大,净化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包括一壳体及壳体上设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壳体的下部为水箱,进气口处壳体内设置过滤单元,所述一隔板位于水箱的上部并将水箱隔成连通器结构,所述隔板与壳体间形成气水通道;所述气水通道的顶部与一集气室相通,所述集气室的底部设置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位于水幕板的上方;所述集气室的顶部与壳体上设置的出气口相通。
所述过滤单元将抽风通道与进气口隔开,废气通过过滤单元后进入气水通道。
所述进气口位于壳体的前壁或前壁的上部,所述水箱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所述隔板竖直放置将水箱隔离,气水通道位于水箱的上部。
所述集气室位于壳体内的上部,出气口位于壳体的上端面,所述集气室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挡水板。
所述过滤单元的上端设置一盛水盘,所述盛水盘设置在集气室溢水槽的下方。
所述气水通道的顶部侧壁设置一开口与集气室的侧壁下部相通,所述开口处设置过滤单元。
所述出气口处的壳体上设置有风机。
该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是一种湿法处理设备,无水泵及复杂的管道系统,避免了水泵、管道堵塞的难题。本设备采用空气诱导提水形成循环水幕。含有粉尘的空气首先与过滤单元撞击,其中的颗粒物质被截留于水中。然后穿过过滤单元进入气水通道,与通道里的水产生强烈的混合。当进入集气箱后,再次与过滤单元充分接触,流速突然降低,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挡水板,排放到大气中;而被分离的水在集气室汇集后流入集气室底部的水流通道,从水流通道溢流到盛水盘上,通过开在盛世水盘的底部开孔流到过滤单元内,如此往复循环,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成分。
待净化的废气可在该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的出气口处的抽气风机的作用下经过过滤单元进入气水通道内,形成气水混合物,该气水混合物的上升的过程中会发生充分接触和吸附,实现废气的净化处理,为增加净化效果,可在该气水通道内增设二级过滤单元,实现较佳的雾化效果,经过净化吸收的气水混合物随后经气水通道的顶部进入集气室,进入集气室后的气水混合物因为空间和通道增大,而流动速度降低,同时在进口处分离板的双重作用下开始实现水、气分离,分离后的水经过集气室下部的水流通道后在回到盛水盘,从而对由进气口进入的废气进行吸附并吸收废气中的可溶气体,在该处实现初步净化,同时该分离后的水通过过滤单元后进入水箱循环使用。分离后的洁净气体由集气室的顶部通过出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的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使用水泵,仅依靠与出气口连接的抽风设置,形成可循环水幕式湿法废气净化,它可实现废气的充分净化和净化水的循环使用,消耗能量低,处理量大,净化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无泵水幕废气净化器包括一直立长方体型的壳体11及壳体上设置的进气口12、15和出气口13,进气口12位于壳体前侧壁的前面或进气口15位于壳体前侧壁的上部,出气口13位于壳体的上端面,出气口13处的壳体上设置有风机。进气口处壳体内设置过滤单元21,在过滤单元上面设有盛水盘,水箱31设置在壳体内的底部,过滤单元21将水箱31的一端与进气口12或15隔开,过滤单元21可供废气通过后进入水箱一端的上部。一隔板42位于水箱31的上部并将水箱隔成连通器结构,隔板42竖直放置将水幕板与水箱的另一端隔离设置,隔板与壳体间形成气水通道41,气水通道41位于水箱的上部。水气通道内设置一分散水、气的紊流43,紊流板43沿气水的上升方向垂直设置。气水通道的顶部与一集气室51相通,气水通道的顶部侧壁设置一开口与集气室的侧壁下部相通,开口处设置二级过滤单元44。集气室51位于壳体内的上部,集气室的顶部与壳体上设置的出气口13相通,集气室51与出气口13之间设置一倾斜设置的挡水板52。集气室的底部设置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位于盛水盘14的上方;盛水盘的上端设置溢水槽22,溢水槽22设置在集气室水流通道的下方,可实现集气室内收集的水通过盛水盘进入过滤单元而流入水箱供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栋,未经刘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24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光对焊机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过滤布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