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覆式枢纽器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31040.X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1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宋 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式 枢纽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覆式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掀盖装置的枢纽器,且心轴套设有两包覆片。
背景技术
习知技术如本案申请人所拥有并公告于2007年01月01日的中国台湾专利第M304197号“转轴结构(十一)”,其是于轴接件上设置两套接件,当两套接件与轴柱相对旋转时,使可形成摩擦扭力。但是此习知技术并未具备自动落下的功能,而有待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包覆式枢纽器的改良结构,是将心轴的第一轴段枢设于第一包覆片,且将心轴的第二轴段枢设于第二包覆片,心轴的第二轴段具有一平直部,当第二轴段的平直部贴合于第二包覆片的平直部时,可达到枢纽器的闭锁状态,而兼具开轻关重及自动落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覆式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包括:
第一包覆片,具有一开口;
第二包覆片,具有一开口及平直部;
一心轴,心轴的第一轴段枢设于第一包覆片,且心轴的第二轴段枢设于第二包覆片;其中,心轴的第二轴段具有一平直部,且第二轴段的平直部贴合于第二包覆片的平直部时,达到枢纽器的闭锁状态,第一包覆片与第二包覆片并一体成型于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覆式枢纽器的改良结构,包括:
第一包覆片,具有一开口;
第二包覆片,具有一开口及平直部;
一心轴,心轴的第一轴段枢设于第一包覆片,且心轴的第二轴段枢设于第二包覆片;其中,心轴的第二轴段具有一平直部,且第二轴段的平直部贴合于第二包覆片的平直部时,达到枢纽器的闭锁状态,第一包覆片与第二包覆片的延伸部并设有多个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另一有益效果是:第一轴段与第一包覆片可作为支撑及摩擦的主要作用区,且第二轴段与第二包覆片可作为自动落下的主要作用区,使得第一轴段在第一包覆片中的摩耗情形低于第二轴段在第二包覆片中的摩耗情形,进而增加枢纽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7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兹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枢纽器包括:第一包覆片10、第二包覆片20及心轴30等构成;第一包覆片10具有开口11,第二包覆片20具有开口21及平直部22;心轴30的第一轴段31枢设于第一包覆片10,且心轴30的第二轴段32枢设于第二包覆片20;其中,第二轴段32具有平直部33,当第二轴段32的平直部33贴合于第二包覆片20的平直部22时,枢纽器呈闭锁状态,第一包覆片10与第二包覆片20并一体成型于固定板40,且固定板40设有多个定位孔41;藉此,第一包覆片10与第一轴段31可达到开轻关重的功效,且第二包覆片20与第二轴段32可达到兼具开轻关重及自动落下的功效。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包覆片10与第二包覆片20可具有相同的长度或具有不相同的长度,以调整开轻关重及自动落下的效果。再者,第一轴段31与第二轴段32之间设有沟槽34,第一包覆片10与第二包覆片20之间形成间隙13,且沟槽34的位置对应于间隙13,使得心轴30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二轴段32不与第一包覆片10接触,且第一轴段31不与第二包覆片20接触,以防止相互干涉。此外,第一轴段31的末端设有凸缘部35,以防止第一包覆片10由第一轴段31的末端脱出,凸缘部35与第一轴段31之间可进一步设有沟槽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1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阀弹性气孔轴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散热风扇定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