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充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282.7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74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嘉铭;林炳坤;黄士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5/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可携式充电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脚踏车使用的可携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消费性电子装置多为可携式型,并配备可替换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的电池作为其供电组件。为了符合精致与轻薄,上述的供电组件多采用内建于电子装置的壳体的方式实现,因此,大多数配备可充电的电子装置亦配备其充电缆线或充电座以对电子装置壳体内的可充电的供电组件充电。
上述电子装置的配备,对于经常携带多种电子装置且经常移动的使用者而言,需随身携带每种电子装置的充电缆线或充电座,事实上已经造成使用者携带及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携式充电装置,以便使用者的携带和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可携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接口,用以自外界接收电力;一储电组件,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口并储存电力;一电压调整组件,电性连接该储电组件并输出一电压;及一第二接口,电性连接该电压调整组件并将该电压传送至一外界电子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可携式充电装置,包含一第一接口,用以自外界接收交流电;一整流组件,电性连接第一接口以整流交流电;一储电组件,电性连接整流组件并储存整流后的电力;一电压调整组件,电性连接储电组件并输出一电压;及一第二接口,电性连接电压调整组件并将电压传送至一外界电子装置。第一接口包含一交流连接头与一缆线相连接,第二接口包含一通用串行总线端口。可携式充电装置还包含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储电组件所储存的电力多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由于具有一储电组件,可透过连接端口接收外界电力及供电给本身与外界电子装置使用,利用一通用串行总线端口供电给具有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的电子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充电装置携带和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以便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其中: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系统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系统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2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2E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系统示意图。一种可携式充电装置10,包含一壳体101、一第一接口102、一储电组件104、一整流组件106、一电压调整组件108、与一第二接口110。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02用以自外界接收电力,例如以一缆线连接一同心轴端口与一插头。整流组件106电性连接第一接口102并整流第一接口102接收的交流电力成为直流电力。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接口102自直流电源接收电力时,整流组件106用以稳定第一接口102接收的电力。储电组件104电性连接整流组件106并储存整流后或稳压后的电力。电压调整组件108电性连接储电组件104并输出适当的电压至第二接口110。电压调整组件108还包含电性连接整流组件106并输出适当的电压至第二接口110。第二接口110电性连接电压调整组件108并输出电力至外界电子装置。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说明一可携式充电装置的系统示意图。可携式充电装置10还包含一显示组件112电性连接储电组件104并显示储电组件104的储电多寡。其次,储电组件104、整流组件106与电压调整组件108可整合为一集成电路(如虚线所示范围)使得可携式充电装置10的壳体101的体积更为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洋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摇式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高压无涌流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