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哑铃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30085.5 | 申请日: | 200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9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A61H2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哑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哑铃,尤其是指一种作为重量训练及上半身伸展如手部/肩部关节等用途,且兼具提供振动效果的振动哑铃设计。
背景技术
哑铃是用以提供人们进行重量训练的器具,一般而言,哑铃运动主要是用来训练人体的上肢肌群,特别是轻量型哑铃,更可作为人们家用的健身器具。
前述哑铃是一种具有一定重量的器具,提供使用者握持,以及通过手臂的运动,以促进人体的肌肉群活动,强化肌耐力,而达到运动强身的目的。
前述哑铃虽可提供人们作为运动强身的器具,然而,人们使用哑铃时,是通过握持哑铃的手臂运动,来促进肌肉群活动,因手臂运动促进肌肉活动的效果有限,因而,人们有时尚须由其它振动式器具来辅助肌肉的活动,来强化肌耐力。
为此,有人进一步设计出兼具振动效果的哑铃,如中国台湾公告第398287号「内藏摆动片的哑铃结构」及中国台湾公告第524120号「具震动按摩的哑铃结构」等新型专利案所公开的内容,其中: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98287号「内藏摆动片的哑铃结构」设计,是由哑铃内部藏设摆动片的设计,提供使用者握持哑铃运动的同时,由其手臂摆动动作,而使哑铃内部的摆动片因惯性力而产生旋转,进而对使用者操作哑铃的手臂产生振动效果。惟使用者使用前述内藏摆动片的哑铃时,因其摆动片完全借助使用者手臂摆动力量,且依其说明书记载,是对使用者产生微旋晃的感觉,故其可产生的振动效果微少而不佳。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24120号「具震动按摩的哑铃结构」设计,其主要是于该哑铃内部装设一马达驱动的偏心轮,并于哑铃握把表面设置突粒,由此,于使用者握持哑铃进行手臂运动的同时,启动马达驱动偏心轮旋转,进而对使用者操作哑铃的手臂提供优于前述中国台湾公告398287号专利更佳的振动效果。
惟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实测了解,在使用者对哑铃施以较大的握紧力量时,哑铃提供的振动力,方能有效地自手掌传导至手臂远程或肩部关节等部位,然而,前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524120号震动哑铃设计,是在使用前即需启动其振动机构,且无论使用者是否紧握该哑铃运动,均对使用者手部提供震动作用,无法在重点时机对其手部提供适当且有效的振动效果,且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再者,前述的震动哑铃是由马达驱动偏心轮旋转而产生震动,因该马达的转速偏高,造成震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哑铃,以期由此设计,让使用者在紧握哑铃操作的当下,启动振动机构,以对使用者给予振动刺激,而诱发人体的反射机制以产生较多的运动单位征召,促进肌肉活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振动哑铃包含:
一外壳,其内部形成有一容置空间;
一电动式振动产生器,设于该外壳的容置空间中,用以通过该外壳对外传递振动作用力;以及
一控制装置,包括一握压式控制开关以及一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该握压式控制开关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设于该外壳上,并电性连接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用以控制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的启动以及改变振动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哑铃设计,除可提供使用者应用于重量训练时,手握持该振动哑铃进行手臂运动的同时,也能启动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产生振动,并通过其外壳传导至人体手臂及上肢肌群等,由此振动哑铃发出振动力的辅助作用下,得以有效地促进人体的肌肉群活动,强化肌耐力,达到较佳的运动强身效果。更重要的是,该振动哑铃利用该握压式控制开关以及触控式频率调整器的设计,在使用者握持该哑铃并提供预定的紧握力时,才令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产生振动作用,以及振动频率可以依使用者的需要而调整,如此,该振动力可通过紧绷的肌肉有效地自手掌传导至手臂远程或肩部关节等部位,发挥其最佳的振动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尚可令该电动式振动产生器为一减速马达以及一连接于该减速马达心轴上的偏心振动块的组合,以利用低转速的减速马达驱动该偏心振动块慢速旋转而能产生较大强度的振动力,且可利用该减速马达的转速变更控制,而调整其输出的振动频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尚可令其外壳设计成包括有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电池盖的多件式组合设计,使其每一部件的形状较为简单,而具有便于成形制造的功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振动哑铃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振动哑铃较佳实施例于电动式振动产生器装入下壳体内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振动哑铃较佳实施例组合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30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尔夫球杆头
- 下一篇:一种介质阻挡放电人造板甲醛脱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