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尾螺丝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29371.X | 申请日: | 200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友璟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25/04 | 分类号: | F16B2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惠敏 |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锁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尾螺丝。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钻尾螺丝,包含一个头部1、一支固接在该头部1一侧的杆部2、一个设置在该杆部2外周面的螺牙部3、一个设置在该杆部2末端部且位于该螺牙部3一侧的切削部4及一对设置在该螺牙部3与该切削部4间的翼片5,该切削部4具有一设于末端且具有一个锥角的钻刃部401及一对由该钻刃部401朝该螺牙部3延伸的切削面402。且钻尾螺丝主要是利用钻刃部401依序对一片木板及一片钢板进行钻孔,再使得该螺牙部3直接啮合于该钢板中,而达到螺丝锁固目的,所述翼片5的功能是在该切削部4对木板钻孔时,具有排除木屑的作用,且在该螺牙部3欲螺锁于该钢板以前,翼片5就会受到钢板的作用而被折断。
虽然这种钻尾螺丝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但是在操作时会产生以下的问题:
1.因为翼片5较远离于该钻刃部401,以致于当该钻尾螺丝所钻设的木板硬度较硬时,翼片5容易卡死在木板中,甚至提早折断,以致于排削效果不佳。
2.也因为翼片5较远离于该钻刃部401,以致于钻刃部401对钢板钻削所产生的金属屑无法顺利被排除,容易造成攻牙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排屑效果佳且确保攻牙顺利的钻尾螺丝
本实用新型的钻尾螺丝,包含一个头部、一支沿一条轴线固接在该头部一侧的杆部、一个围绕该轴线且设置在该杆部外周面的螺牙部、一个设置在该杆部末端部且位于该螺牙部一侧的切削部及一对趋近于该切削部末端的翼片,该切削部具有一个设于末端且具有一个锥角的钻刃部及二个由该钻刃部朝该螺牙部延伸的切削面,且该钻刃部由中心尖部朝周缘方向朝外延伸出一个延伸锥面,所述翼片各具有一个对应该钻刃部的底缘及一个与该底缘相反设置的顶缘,所述翼片的底缘与该延伸锥面的距离,小于顶缘与该切削部顶端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翼片设置的位置较趋近于该钻刃部,且使得翼片的底缘与该延伸锥面的距离,小于顶缘与该切削部顶端间的距离,则确保排削效果佳及攻牙顺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钻尾螺丝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说明一支钻尾螺丝依序对一片木板钻孔及对一片钢板自攻螺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钻尾螺丝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头部11、一支沿一条轴线L固接在该头部11一侧的杆部12、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设置在该杆部12外周面的螺牙部13、一个设置在该杆部12末端部且位于该螺牙部13一侧的切削部14及一对趋近于该切削部14末端的翼片15。
该切削部14具有一个设于末端且具有一个锥角的钻刃部141及二个由该钻刃部141朝该螺牙部13延伸的切削面142,且该钻刃部141由中心尖部朝周缘方向朝外延伸出一个延伸锥面143。
所述翼片15各具有一个对应该钻刃部141的底缘151、一个与该底缘151相反设置的顶缘152及一个设置在该底缘151与该顶缘152间的补强肋153。本实施例的底缘151呈斜面状,且与该轴线L产生一个夹角。所述翼片15的底缘151与该延伸锥面143的距离,小于顶缘152与该切削部142顶端间的距离,本实施例的翼片15底缘151与该延伸锥面143相当趋近。
藉此,再如图4所示,当钻尾螺丝10的切削部14对一片木板100钻孔时,利用翼片15将木屑导出,且当该切削部14持续对一片钢板200钻孔时,翼片15碰触到该钢板200就会折断,且当螺牙部13自攻并螺锁于该钢板200中时,该头部11恰抵止定位在该木板100上,且使钻尾螺丝10达到啮合定位目的。且利用翼片15上所设的补强肋153,可避免钻设质地较硬的木板100时产生提早折断,且确保较佳的排屑功能。
且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友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三友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9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振电流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真彩高温瓷像的制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