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的同步开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8841.0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5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詹进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2 | 分类号: | B29C33/22;B29C45/64;B29C49/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同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模具开合机构,尤其是指一种模具的同步开合机构。
背景技术
按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例如瓶子、鞋底、笔具,甚至电子产品、手机外壳等,不胜枚举,该些塑料制品的成型方式大抵是由两只可相对开合的成型模具,经由吹气或射出作业而成型。
传统应用于吹瓶机或射出机的两模具分别固定于一固定模座及一活动模座上,其中该活动模座被油压缸所驱动而产生位移。当要闭模成型时,启动油压缸使其压缸轴推出,进而驱动活动模座连同模具推出,供塑料于两闭合的模具当中成型。待成型完毕后,再启动油压缸使其压缸轴连同活动模座、模具缩回复位。然而,传统以油压缸作为模具的开合动作的动力源,其压力设定较为繁琐,并且压缸轴的轴向运动与模座的移动方向相同,以致塑料在模具内射出成型时,其会顶撑模具,致使压缸轴受到推力而略微缩入,从而造成射出成品的质量不佳的情况。
基于前述以油压缸作为动力源的缺失,相关业者不断研发,希冀取代以油压缸作为模具开合的动力源,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7273号专利「塑料成型机的控制模具启闭的驱动装置」所示,是在一机座上设有四支相互平行的导引杆,于导引杆近末端处设有一外模座,而外模座与机座之间则设有一可以沿着各导引杆轴向位移的内模座,该内、外模座分别设有一可相互开合的模具;其中,该机座一侧设有一伺服马达,而机座中心则穿置枢设一供伺服马达驱动旋转的导螺杆,该导螺杆朝向内模座锁突伸,并于导螺杆上螺设一可推移内模座的移动座,该移动座朝向机座设有穿过机座的导引杆所构成。
该专利为提供模具同步开合的功能,于移动座朝向内模座枢设有第一连杆,另于内模座上相应枢设有第二连杆,而机座上枢设一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同时为第一、第二连杆的自由端所枢设。再者,该内模座与外模座的同一侧边上相应延伸出一齿条,且两齿条之间共同啮合于一齿轮。
由于该专利的导螺杆必须旋转,方能使移动座位移,进而促使前述的连杆机构、齿条与齿轮的相对动作,使模具可同步开合。惟该专利的显著缺失在于,为使内模座及移动座能够平稳的移动,必须将该内模座及移动座分别套接与接装于不同的导引杆上。此外,仅由该内模座与外模座单边齿条与齿轮的啮合,可能让另一边于塑料射出成型时,可能造成密合度不佳。因此,如何简化模具的同步开合机构的整体结构,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乃相关业者亟待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同步开合机构,其具有组件减省,且不失整体结构动作时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同步开合机构,其具有可缩减组装工序,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模具的同步开合机构,其包括:
一基座,其前方中央两侧分别开设一滑槽;
一模座装置,设于基座前方,其具有一内模座及一外模座,该两模座内壁分别结合一模具;其中,该内模座的适当位置设有一螺接件;
一连杆装置,设于基座背面,以一主动、一从动连杆外端分别穿越对应的滑槽,并各自固接于内、外模座底部,该两连杆内端枢接于该中继连杆两端,且该中继连杆中央枢接于该基座背面两滑槽之间;以及
一传动装置,将一电动马达固设于基座一侧,并将该马达输出轴经由一传动轴连接一螺杆,该螺杆螺接并通过该内模座的螺接件,且其另端枢接于一固设于基座两滑槽间的支承座;
由该电动马达的旋转,使螺杆带动内模座轴向移动,而令其下方所连接的主动轴杆外端于一滑槽内移动,并促使该中继连杆及从动连杆产生相对运动,而使得该从动连杆外端于另一滑槽内移动,并带动该外模座轴向移动,进而形成该内、外模座的模具同步合模或开模。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该电动马达的旋转,使螺杆带动内模座轴向移动,而令其下方所连接的主动轴杆外端于一滑槽内移动,并促使该中继连杆及从动连杆产生相对运动,而使得该从动连杆外端于另一滑槽内移动,并带动该外模座轴向移动,进而形成该内、外模座的模具同步合模或开模的目的。此举,使得本实用新型无须采用导引杆及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作为模具的开合机构的必要构件,而具有组件减省的优点,且不失整体结构动作时的顺畅性。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开合机构是以连杆装置设于基座与两模座的中央,使模具合模时各部位受力平均,部置产生密合度不佳的缺陷。尤其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缩减组装工序,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以符合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同步开合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8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棉烘烧用的辅助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台式瓷砖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