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翻孔立体网格铅带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7110.4 | 申请日: | 200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1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新峰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立体 网格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铅酸蓄电池极板骨架的生产设备,用于将冷轧合金铅带加工成双面翻孔铅带,在铅带表面形成呈立体网格状的翻边毛刺孔。这种双面翻孔铅带是生产铅酸蓄电池极板骨架的关键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铅酸蓄电池极板骨架的工艺是:首先要将合金铅块投入熔铅炉内,炉体加热使铅块融化为铅溶液,然后再将铅溶液浇铸到铸栅板机的模腔内,经适当冷却后开模取出原板栅,原板栅比较粗糙,须经人工修整后才能成为铅酸蓄电池的极板骨架—板栅,最后在合格的栅板表面涂覆铅膏(即活性物质),经固化、烘干既成为铅酸电池的极板,该工序全部为单机、人工操作,这种工艺已使用了数十年,它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生产效率低;极板表面的活性物质与骨架(栅板)的结合不牢固,活性物质利用率低,从而影响了电池的循环寿命等性能;特别是熔铅和浇铸栅板工序,大量铅蒸汽的产生是铅酸蓄电池生产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面翻孔立体网格铅带的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劳动强度大,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电池循环寿命差,铅溶液蒸汽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设备包括依次顺序安装的放带系统A、滚压穿孔系统B、整形机构C、复绕系统D,所述的滚压穿孔系统B包括至少一对相互外切的穿孔轮及其导向机构,在该穿孔轮的外周面设有用于穿孔的突起或凹槽;上述各个系统的驱动装置均与一自动控制系统E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无落料穿孔,冷轧合金铅带表面翻边孔呈立体网格状,突出的翻边毛刺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导电通道,还大大增加了极板物质的包容量和固定强度,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
2.“双面翻孔”立体网络铅带孔形为矩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几何状,可呈多种形式排布,其孔径及密度可根据工艺要求作任意调整,提高了极板的导电性和电池的高倍率放电循环寿命等性能。
3.双面翻孔立体网格铅带适用于铅酸电池极板拉浆工艺,改善了劳动条件,实现了自动化生产,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3—5倍。
4.双面翻孔立体网络铅带可替代传统的熔铅式浇铸板栅,消除了熔铅蒸汽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翻孔铅带的几种不同的表面孔形及分布示意图;
图6是图4的H-H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由放带系统A、滚压穿孔系统B、复绕系统C、自动控制系统(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控箱E1和E2内)组成。分别说明如下:
1.放带系统A:该系统由放带架1、恒张力机构2两部分组成,具有调频调速、自动放带,恒张力控制、断带保护等功能。工作时,首先将整卷的冷轧合金铅带(原料)9安装在放带架1上,铅带9的一端通过多级导带轮22进入恒张力机构2,并以M形路径绕过恒张力机构2的电子尺弹性棍21,铅带运行速度的变化使弹性棍21上下浮动,其位移量将使电子尺转化为电压信号,并通过电控系统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从而协调铅带9与主机的运行速度,以保证铅带9在恒张力下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运行。
在该自动放带系统A与所述的穿孔系统B之间装有断带保护机构11。
2.滚压穿孔系统B:该系统主要由导向机构3、滚压穿孔机构4组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滚压穿孔系统B是技术的关键,它是根据双轮对滚的原理,利用无落料穿孔技术研发而成的,其穿孔机构4有上下模具(通常称之为穿孔轮)41和42成对组成(图1所示为三对,可根据需要增减),每一模具的外形为圆柱状,在每对穿孔轮41和42的外周面分别制成相互啮合的突起齿和凹槽,该突起齿和凹槽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或梯形等几何状,如图2~图5所示。工作时,每对穿孔轮41和42相啮合且相对转动,冷轧合金铅带9的一端沿其切线方向通过一组或多组穿孔轮的啮合间隙,从而完成穿孔工序,经双向穿孔后,孔部边缘余料各自翻向对面,在铅带两侧双向形成突出的毛边孔,使冷轧合金铅带表面呈立体网络状结构(如图6所示)。通过穿孔模具的调整,其孔型可为矩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几何状,如图2~图5所示,孔径尺寸及密度可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孔型位置也可呈多种形式排布,以适应各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生产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新峰,未经高新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7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