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盖组件及包括该滑盖组件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6676.5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同波;陈大军;张豫华;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5K7/1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曾美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包括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盖组件及包括该滑盖组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滑盖型电子设备,如手机、PDA、掌上游戏机等,越来越广地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现有的滑盖形电子设备中的滑动方式主要为安装在手机主体上的、能够向手机主体的上侧滑动的滑块。但是采用这种结构,滑块的滑动方向过于单一,很难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现有一种滑盖手机,该手机由上盖、下盖和滑片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滑片机构由上下滑片、连接片、左右滑片在手机厚度方向上按前、中、后顺序叠放构成,上下滑片与连接片之间通过两条纵向设置的滑槽滑轨结构滑动连接,左右滑片与连接片之间通过两条横向设置的滑槽滑轨结构滑动连接;滑片机构设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其中,上盖与上下滑片固定连接,下盖与左右滑片固定连接。该手机可以实现手机滑片的纵向滑动和横向滑动的双向滑动。但是该滑片机构采用三层滑片结构,增加了滑片机构的厚度,也会增加手机的厚度;同时滑动过程中需全程提供外力,无法实现良好的滑动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双向滑片机构厚的缺点提供一种滑盖组件及包括该滑盖组件的电子设备,该滑盖组件在不增加滑盖组件厚度的情况下实现纵向和横向的双向滑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盖组件,该组件包括底板和与底板滑动连接的滑盖,其中,所述滑盖组件还包括第一方向导轨槽和与第一方向导轨槽配合的第一方向滑轨、第二方向导轨槽和与第二方向导轨槽配合的第二方向滑轨,第一方向导轨槽、第一方向滑轨两者中的一者以及第二方向导轨槽、第二方向滑轨两者中的一者位于所述底板的一面上,所述两者中的另一者位于滑盖上与底板相对的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机身和滑盖组件,其中,所述滑盖组件为上述滑盖组件,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滑盖组件的滑盖和底板中的一者上,所述机身固定于所述滑盖组件的滑盖和底板中的另一者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盖组件,由于其采用底板和滑盖的两片结构,滑盖和底板之间能实现双向的相对滑动,因此在不增加滑盖组件厚度的情况下实现双向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所述滑盖组件,因此在该电子设备实现双向滑动的同时不增加该设备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盖组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盖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盖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盖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一步的滑盖组件初始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一步的滑盖组件的滑盖沿第一方向移动到中间位置的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一步的滑盖组件的滑盖沿第一方向移动到第一方向极限位置的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一步的滑盖组件的滑盖沿第二方向移动到第二方向极限位置的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器件正常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器件压缩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1为图4中的卡扣与滑动槽的截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纳腔、弹性部件及锁扣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沿第一方向滑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沿第二方向滑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盖组件,该组件包括底板1和与底板1滑动连接的滑盖2,其中,所述滑盖组件还包括第一方向导轨槽3和与第一方向导轨槽3配合的第一方向滑轨5、第二方向导轨槽4和与第二方向导轨槽4配合的第二方向滑轨6,第一方向导轨槽3、第一方向滑轨5两者中的一者以及第二方向导轨槽4、第二方向滑轨6两者中的一者位于所述底板1的一面上,所述两者中的另一者位于滑盖2上与底板1相对的一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6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