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3815.9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0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张应安;孙爱军;朱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庄 力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油管 分注承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特别是用于油田注水的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
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以前,各油田所采用的油套环形空间、油管及管内中心管柱的三管分层注水工艺,多因中心管柱抗拉强度较低,下入深度受到限制,难以在深井分层注水上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油田注水提供一种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在三管分层注水工艺中,能将下入注水井油管内中心管柱的部分重量转移到油管柱上,从而降低了中心管柱受拉力的强度,增加了中心管柱的下入深度,实现深井分层注水上三管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包括上接头、中心管、下接头等,其特征是:上、下端分别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的长管状中心管外管壁上,均匀安装有片状的卡簧,卡簧外还套装有一内壁带环状凹槽的管状长接箍;卡簧下端与中心管相连接,上端呈凸台状并向外扩张,紧贴于长接箍内壁的凹槽上;长接箍内壁的环状凹槽,下槽面与其管壁呈直角、上槽面与其管壁呈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中心管外管壁上安装的卡簧为2-6个。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加工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各类注水井的三管分注工艺中。特别是用于深井注水时,可明显加大三管分注工艺的使用深度,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是由上接头1、中心管2、长接箍3、卡簧4、下接头5等构成,上、下端分别连接上接头1和下接头5的长管状中心管2外管壁上,均匀安装有3个片状卡簧4,卡簧4外还套装有一内壁带环状凹槽的管状长接箍3;卡簧4下端与中心管2相连接,上端呈凸台状并向外扩张,紧贴于长接箍3内壁的凹槽上;长接箍3内壁的环状凹槽,下槽面与其管壁呈直角、上槽面与其管壁呈斜角。
注水井油管分注承拉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是:先将长接箍3安装在油管柱上并下入井内预定位置,再将带有卡簧4的中心管2,通过上接头1和下接头5安装在中心管柱预定位置并下入油管柱内;中心管柱下入过程中,由于受油管柱内壁的限制,中心管2外壁上安装的卡簧4会呈并拢状,以保证中心管柱顺利下行;当中心管2下行到安装于油管柱上的长接箍3处时,其外管壁上的卡簧4会向外扩张,卡簧4上端凸台则可嵌入长接箍3内壁的凹槽中,并卡在凹槽的下槽面上,此时中心管柱的部分重量便可通过卡簧4转移至油管柱上,从而减轻了中心管柱受拉力的强度。
当起出中心管柱上行过程中,卡簧4上端凸台会在长接箍3内壁凹槽的上槽面斜角作用下向内并拢,此时便可将中心管柱顺利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8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支架双重防护挡矸结构
- 下一篇:油气井安全密闭抽汲拔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