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3664.7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作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量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111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学免疫检测用的反应杯,确切地说,是一种全自动化免疫检测用的反应杯,属于医疗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每年进行的免疫检测数量都在大幅度增加,不但对试剂反应杯处理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个性化快速检测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现有技术中用于全自动免疫检测设备的试剂反应杯大都采用联排8孔或12孔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从免疫包被试剂反应杯生产的角度来看,联排结构确实有利于规模生产,但是由于联排包被试剂反应杯生产时,同一排试剂反应杯必须包被相同抗体或其他蛋白质,那么检测取样时需使用完同一排具有相同包被抗体或其他蛋白质的试剂反应杯才能放置机器里等待检测,如果同一个人需要检测多种项目时,可能要使用多个8孔或12孔联排具有相同包被的试剂反应杯,然后把这些联排包被试剂反应杯并列放到专用板架上,这样一来,同一个联排上就有可能只用一个孔,而其它的7个孔或11个孔就处于空闭状态,这样的方式既不利于免疫检测全自动化,又无法简便个性化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内壁包被抗体或其他蛋白质、内装液体、可拖装到载体,用于测定所装液体特性的一种试剂反应杯。
本实用新型的试剂反应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试剂反应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为通过不透明或透明材料模压成型的整体结构,杯体为上端开口、下端开口,上端开口用于试剂针向内腔注入试剂、洗液针向内腔注入或吸走洗液,所述下端开口用于嵌套到凸台形或凹台形底座上,或用于嵌套到能滑动的块状物上构成试剂反应杯的运载组件,所述上端开口向内为试剂反应杯的内腔,内腔的内侧壁与内腔的内底部连续过渡平滑连接构成圆桶形,所述内腔的内底部为圆弧状,其中内侧壁及圆弧状的内底部均为光滑表面,内侧壁光滑以便清洗,内侧壁上包被有抗体或其他蛋白质。
所述上端开口处为试剂反应杯口,杯口为平面,试剂反应杯的上端开口内沿可以做成椭圆形,也可以做成圆形。
所述下端开口内部为下空腔,所述下空腔上部为圆弧过渡封闭内底部的下侧,上接试剂反应杯内侧壁,下空腔的顶部即是内腔的底部。
所述下端开口与上端开口反向对应,上端开口始终向上,而下端开口始终向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8联排方式试剂反应杯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与底座及导轨槽连接时的剖面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实施冲洗程序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在免疫检测系统中的局部传送方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试剂反应杯在免疫检测系统中传送中弃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尽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试剂反应杯,如图2、图3所示,包括杯体1,杯体1为透明或不透明材料模压成型的整体结构,杯体1为上端开口2、下端开口3,下端开口3用于嵌套到凸台形或凹台形底座8或能滑动的块状物上构成试剂反应杯运载组件,上端开口2向内为杯体的内腔4,内腔4的内侧壁5与内腔4的内底部6连续过渡平滑连接构成圆桶形,内腔4的内底部6为圆弧状,其中内侧壁5及圆弧状的内底部6均为光滑表面。
进一步地,上端开口2处为试剂反应杯口,杯口外沿为圆形、内沿为椭圆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下端开口3内部为下空腔7,下空腔7上部为圆弧过渡封闭内腔4的内底部6,下空腔7上部上接试剂反应杯内腔4的内侧壁5。
进一步地,下端开口3与上端开口2反向对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2、图3、图4所示,包括杯体1,杯体1是由不透明材料或透明材料模压而成的整体结构,试剂反应杯用于医学免疫分析设备中血清试剂的盛装,外形为圆柱形,内侧壁5及内底部6包被有抗体或其他蛋白质,内腔4为桶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量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量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3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沥青胶体磨
- 下一篇:太阳能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