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电源模块的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22929.1 | 申请日: | 200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2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盛达能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曦 |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信 电源模块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电源模块、可实现快速散热的散热装置,属于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对于通信电源模块中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来说,热量的产生不仅会影响芯片的操作性能,而且长期处于操作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更可能会使芯片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因此,如何降低通信设备内部的环境温度,一直是通信设备设计优劣的关键要素之一。
要让通信电源模块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必须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散热处理技术从散热方式上细分,可以分为风冷散热、液冷散热、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化学制冷等等。其中,利用风扇来促进空气对流,以提高散热功效一直是解决散热问题有效而廉价的技术手段。
在公开号为CN180926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智能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外框底板,安装在外框底板上的驱动电路板,安装在驱动电路板一侧的智能电源模块,该智能电源模块包括多个电路器件,第一散热器,其一表面与智能电源模块的表面接触,该第一散热器适用于散发多个电路器件工作期间产生的热量;和第二散热器,其一侧与第一散热器的另一表面接触且其另一侧与外框底板的表面接触。
另外,在公告号为CN2009976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信电源模块散热风扇,包括风扇本体,在风扇本体的出风口一面装有百叶窗,所述的百叶窗包括框形支架和多个百叶窗叶片;所述的框形支架包括框形底板和通过框形底板连接的2个侧板,框形底板同风扇本体连接,百叶窗叶片通过枢轴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的侧板上;叶片的重心偏离枢轴的轴线,百叶窗叶片受重力作用下垂时,将风扇本体的出风口关闭。该通信电源模块散热风扇在风扇出现故障停转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关闭风道,防止其他正常工作的散热风扇吹出的风通过故障风扇的风道逆向回流形成风道短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电源模块、能够实现快速散热的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方案:
一种用于通信电源模块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前方的面板,位于面板后方的风扇,以及位于壳体内并且在风扇后方的多个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中包括在壳体宽度方向并列的至少2个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中还可以包括并列的3个散热器
所述并列的至少2个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相互垂直。
所述散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包括长短不同的鳍片。
所述至少一个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在距离壳体的安装所述至少一个散热器的一侧较近的位置具有较长的散热鳍片;在较远的位置具有较短的散热鳍片或者没有散热鳍片。
所述散热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并列的至少2个散热器的后方的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通过巧妙的散热器分布方式,提高了散热效率,保证了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内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内部结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应用于通信设备的整流器中的情况为例,详细说明本通信电源模块散热装置如何实现高效率地将发热器件的热量散发出去,保证整流器正常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整流器面板1后方,即在面板1后面的整流器壳体2内部设置有风扇3。该风扇10将壳体外的冷却风吸入到壳体2的内部。在风扇10后方沿壳体2内部宽度方向上并列三个散热器4。这三个散热器4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以形成空间,利于散热。
如图2所示,位于图1上方的第一散热器以使散热鳍片位于垂直方向的方式贴装在壳体2的内侧。而且,位于图1上方的第一散热器的散热鳍片中的向下的、离安装该散热器的壳体2的一侧较远的一部分鳍片比其它鳍片短,使得在壳体2的远离安装该散热器的一侧的位置形成空间,有利于风场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盛达能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通力盛达能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币包
- 下一篇:视频报警与广播喊话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