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攻螺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2772.2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79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山;杨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军山;杨二龙 |
主分类号: | B23G1/18 | 分类号: | B23G1/18;B23G1/44;B23Q1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涛 |
地址: | 7185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螺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攻螺纹机,特别是一种手提式攻螺纹机。
背景技术
生产和生活用品的制造、维修过程中,大量地使用螺纹连接,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在各类产品的部件上攻制螺纹。除了在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产品中可以使用固定的机械化设备攻制螺纹外,对于小批量的产品、维修的过程中、特别笨重不易搬动的部件上攻制螺纹的情况,往往需要使用手工操作攻制螺纹。手工攻制螺纹,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高,并且因为工作环境不适宜、工件的缺陷或操作者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丝锥折断的事故,影响工件的加工进度、影响螺纹的加工质量,当折断的丝锥不能顺利取出时,甚至会导致被加工的螺纹孔乃至工件报废,因此技术人员设计了手提式的攻螺纹机,以解决无法使用固定的专用机械设备攻制螺纹时,手工攻制螺纹的操作不便、易发生事故的问题。实用新型专利90216571.2“手提式攻丝机”就提出了一种手提式攻螺纹装置,但是这类手提式攻螺纹装置,是通过啮合式离合器变换丝锥的旋转方向,操作灵活性差,变换旋转方向时传动齿轮间会产生冲击,并且没有设置丝锥攻入深度的检测装置,只能靠操作者用肉眼观察丝锥攻入螺纹孔的深度,当攻制的螺纹孔是盲孔时,一旦操作者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没能及时观测到丝锥已攻入到螺纹盲孔的尽头而未及时退出丝锥,就会造成丝锥折断的事故,甚至会导致螺纹孔或工件报废;同时这类手提式攻螺纹机输出轴的转速不能调整,不能适应直径不同的丝锥因为切削刃旋转半径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旋转速度的实际情况,而导致攻螺纹的加工过程中丝锥工作状况的恶化和加工效率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手提式攻螺纹机变换丝锥旋转方向不方便,输出轴转速不能调整,以及无法监测和控制丝锥攻入螺纹孔的深度,工作状况不佳,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手提式攻螺纹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提式攻螺纹机,包括电机、传动装置、输出轴和丝锥固定装置,电机、传动装置和输出轴顺序连接安装,丝锥固定装置安装于输出轴的轴端,还设置有电机转向调整装置和电机转速调整装置,电机转向调整装置、电机转速调整装置和电机之间设置电连接。
手提式攻螺纹机上设置有丝锥行程检测装置,丝锥行程检测装置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检测头、传动杆、传动杆调整装置和检测开关,丝锥行程检测装置与所述输出轴和丝锥固定装置并行设置,检测头与丝锥固定装置及丝锥相邻设置,检测开关与电机转向调整装置和电机转速调整装置电连接。
输出轴包括传动装置端输出轴和输出端输出轴,传动装置端输出轴和输出端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扭矩限制离合器,扭矩限制离合器设有扭矩限额调整装置。
电机是直流电机。
电机是交流电机。
手提式攻螺纹机上设置有移动电源。
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是少齿差减速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是蜗轮蜗杆传动装置。
还设置有润滑油容器,及设置在润滑油容器上的出油管。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提式攻螺纹机,可以取得的技术效果是:由于设有电机转向调整装置和电机转速调整装置,并与电机之间电连接,在攻制螺纹时,当丝锥攻入到螺纹孔的预定深度时,可以通过电机转向调整装置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使丝锥反向旋转退出螺纹孔,电机旋转方向可以变换,还可以具备左、右旋螺纹都可以加工的功能;丝锥的直径较小时,可以通过电机转速调整装置调快电机的转速,当丝锥的直径较大时,可以通过电机转速调整装置调慢电机的转速,从而使丝锥的切削刃工作在最佳的切削速度上,在丝锥攻入或退出螺纹孔时,可以通过电机转速调整装置减慢或加快丝锥的旋转速度,保证丝锥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并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设有丝锥行程检测装置,可以预先根据设计的丝锥攻入深度,设置丝锥行程检测装置的检测头位置,在攻制螺纹的过程中,当丝锥攻入到设计的深度时,检测头触到螺纹孔旁的工件表面,并通过传动杆触发检测开关,检测开关通过电机转向调整装置变换电机的旋转方向,使丝锥反向旋转退出螺纹孔,从而结束攻螺纹的工作,避免了由人工控制丝锥攻入深度时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事故;检测开关还通过电机转速调整装置改变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丝锥的慢速攻入和快速退回,既满足了攻螺纹的加工需要,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军山;杨二龙,未经吕军山;杨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装轴承拉拔器
- 下一篇:一种倾转式金属型铸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