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管材切口打磨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2615.1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武勇;钱兆勇;赵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 宁 |
地址: | 100072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管材 切口 打磨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自适应管材切口的打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大部分机械设备,管路系统以气动、液压或流体输送的形式在设备的执行、控制、制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管路系统其可靠性要求高,应用极其普遍。管材加工是制造行业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而管材切割后内外切口处会产生大量毛刺,在焊接或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打磨。目前,缺乏应用于该场合的专用工具,多采用刮刀和砂轮分别进行内外切口的手工打磨,这种情况下,1、打磨效率低,对管径大、重量大、不便夹持的管子难于打磨;2、打磨质量差,影响后续的加工(如焊接)的质量;3、内壁残留的毛刺会影响工作介质的清洁度;4、安全性差,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管径和壁厚的,可同时进行内外切口打磨的自适应管材切口打磨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管材切口打磨工具,它包括一连接动力的接头座,所述接头座顶部开设有一圈留有凸台的环形凹槽,所述接头座上方连接一带有底座的保护套筒,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限位块,所述两限位块与所述套筒的对应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纵向长条形通孔,穿过两对所述长条形通孔通过两带有蝶形螺母的螺栓连接一A形内模,所述A形内模的倾斜上表面设置有打磨砂条,下端通过一弹簧穿过所述底座上的通孔与所述环形凹槽内的凸台连接;与所述A形内模呈十字形交叉设置有由两半模组成的V形外模,所述V形外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V形外模的倾斜上表面设置有打磨砂条。
所述A形内模下端固定连接一支撑的内模座,所述内模座下端与所述弹簧连接。
所述V形外模的两半模分别通过一外模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底座与所述套筒分体连接。
所述螺栓上的蝶形螺母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呈十字交叉形布置的A形内模和V形外模,使得管件内外壁同时打磨,效率高。2、本实用新型在A形内模上设置了轴向限位机构,使得A形内模在轴向上可自适应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管径及壁厚,通用性强。3、本实用新型在模体外围设置了保护套筒,可有效防止磨屑飞溅,减少粉尘,提高安全性。4、本实用新型轴向限位机构通过在套筒外侧旋入的螺栓限位,操作方便简捷。5、本实用新型在底部设置有按照GB/T 3390.2标准设计的电动工具接口,直接连接动力接头,无需配备专门的动力装置,即可实现打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连接动力的接头座1,在接头座1的底部设置有按GB/T 3390.2标准设计的动力接口11,动力接口11与外部的动力工具连接。在动力接头座1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凹槽12,凹槽12中心为一凸台13。在凹槽12的四周通过螺钉2连接一带有底座31的保护套筒3,底座31中心开设一通孔32,通孔32与凹槽12相通。在通孔3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4,限位块4也固定在保护套筒的底座31上。两限位块4上分别开设有一长条形通孔41,与通孔41的位置对应,在保护套筒3的侧壁上也开设有长条形通孔33。在凸台13上套接一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向上穿出通孔32后与一T形内模座6的下端连接。内模座6的两翼分别插入到两个限位块4的通孔41中。从保护套筒3的外侧,分别通过长条形通孔33旋入一带有蝶形螺母的螺栓7,螺栓7穿过通孔41与内模座6旋接,旋入后蝶形螺母卡在保护套筒3的外壁上。内模座6的顶部固定设置一A形内模8,A形内模8的倾斜上表面设置有打磨砂条9。这样,A形内模8就可以在两个限位块4、弹簧5、内模座6、螺栓7构成的轴向限位机构上移动,当A形内模8移动到所需位置后,从外侧拧紧螺栓7,就可以将蝶形螺母卡到保护套筒3上,使内模座6在轴向上固定。
如图2、图3所示,与A形内模8呈十字形交叉设置一由两半模组成的V形外模10,V形外模10的V形内表面也设置有打磨砂条9。V形外模10底部通过两半外模座14固定在保护套筒3的底座3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接触面磨削用砂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车床主轴箱外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