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减少试剂残余的试剂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2403.3 | 申请日: | 2008-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2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试剂 残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瓶。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减少试剂残余的试剂瓶,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其通过提高试剂液面高度、减小试剂瓶的死体积、减少试剂残余而减少试剂浪费,从而节约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成本。
背景技术
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广泛使用一种试剂瓶,该试剂瓶是一种存放试剂的容器,也可以同时作为产品的包装容器,打开瓶盖即可使用。由于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自动操作的特点,试剂瓶一般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以适合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瓶架,如图1和图2所示。
当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实验时,试剂针根据仪器指令从试剂瓶中取出相应量的试剂。为了有效地保护试剂针,仪器具有如下功能:如果试剂瓶中试剂的液面高度低于仪器设定的有效高度,例如液面高度离瓶底不足1厘米左右,仪器就会自动停止吸取试剂。因此,每个试剂瓶中都会残留一定量的试剂,无法被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试剂瓶的容积在有效高度以下的部分也称为死体积。
根据现有技术的试剂瓶并未对残留试剂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所以造成了剩余试剂的浪费,增加了实验成本。对于使用较多试剂瓶的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小试剂瓶的死体积、提高试剂的液面高度、减少试剂残余而减少试剂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减少试剂残余的试剂瓶,该试剂瓶包括瓶口、内瓶和外瓶,所述内瓶的水平横截面积小于等于所述外瓶的水平横截面积。所述内瓶限定容纳试剂的空间,所述外瓶的水平横截面形状适应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瓶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减少试剂残余的试剂瓶,该试剂瓶包括瓶口、内瓶和外瓶,所述内瓶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具有减小的水平横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特征:
内瓶的水平横截面为圆形,内瓶的瓶底呈弧面形状。
内瓶的瓶底,即内瓶最低的部分,位于所述瓶口的下方。
试剂瓶的瓶口、内瓶和外瓶可以一体成形。
外瓶可以不具有瓶底。
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约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试剂瓶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试剂瓶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试剂瓶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试剂瓶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试剂瓶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试剂瓶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中所示的试剂瓶1包括瓶口11、内瓶12和外瓶13。
外瓶13的水平横截面形状适合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瓶架。
内瓶12设置在外瓶13内部,用于存放实验试剂。内瓶12为圆柱形状,内瓶12的瓶底,即内瓶12最低的部分,位于瓶口11的下方,且呈弧面形状,适于试剂针从瓶口大致竖直地向下插入到试剂液面吸取液体。试剂瓶1的瓶口11、内瓶12和外瓶13一体成形。由于实验试剂存放在内瓶12中,不与外瓶13接触,因此外瓶13可以不具有瓶底,以节省材料。在实际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试剂瓶通常为具有瓶盖的整体形式。瓶盖以本领域公知的方式,例如螺口、卡口等,对瓶口11进行密封。
在实验过程中,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从瓶口11大致竖直地向下插入,延伸到试剂液面吸取液体。当试剂针从瓶口11插入时,如果内瓶12中存放的试剂液面高度低于仪器设定的有效高度,例如液面高度距离内瓶12的瓶底不足1厘米左右,仪器就会自动停止吸取试剂。由于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针非常精密并且容易损坏,因此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常工作的前提是保证试剂针不能碰到内瓶12的瓶壁和瓶底。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内瓶12的水平横截面积与现有技术的试剂瓶比较,会大大减小,相同体积的液体试剂,存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试剂瓶中会比现有技术的试剂瓶具有更高的液面。对于自动生化分析仪设定的相同有效高度,例如距离瓶底1厘米,本实用新型的试剂瓶的容积在该有效高度以下的部分(即死体积)更小,从而减少了试剂的残余,节约了实验成本。这种试剂瓶结构,相对于实验时使用量较少的试剂,优越性更明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试剂瓶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中所示的试剂瓶2包括瓶口21、内瓶22和外瓶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2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级联变尺度随机共振方波滤波器
- 下一篇:膨润土吸蓝量自动分析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