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接触面磨削用砂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21994.2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范谷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邦达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5/10 | 分类号: | B24D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孝敬 |
地址: | 3144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面 磨削 砂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用砂轮,属于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切入式成形磨削加工过程使用的砂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接触面磨削用砂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切入式成形磨削加工过程中,成形砂轮沿给定方向靠向工件,在工件表面磨出需要形状。如果磨削过程中,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比较大,易产生振纹,同时磨削表面温度很高。此时切削液又无法进入磨削区域而对工件及时进行降温,极易造成磨削表面烧伤,严重影响工件的质量和性能。
传统磨削工艺为避免工件被烧伤,采取降低砂轮线速度、降低切入进给速度等方式,以降低磨削表面的发热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件烧伤的问题,但同时又造成磨削效率很低,磨削表面质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的磨削技术或工件易被烧伤或磨削效率很低、磨削表面质量较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的磨削用砂轮,旨在保证磨削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工件烧伤。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接触面磨削用砂轮,砂轮本体为回旋体,其特征在于砂轮的外圆周上均匀设有一组排屑散热用斜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砂轮的磨削面上设有一组排屑散热斜槽,使砂轮与工件同时磨削长度减小,同时让冷却液通过斜槽进入磨削区域,对磨削表面进行冷却及润滑,解决了磨削表面烧伤问题,提高磨削表面质量,而又不降低磨削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斜槽在轴向部分重叠,可保证砂轮与工件接触长度均匀,使磨削更为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斜槽与砂轮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45~55°,使冷却水能更方便地进入斜槽。砂轮直径D、砂轮宽度B、斜槽与砂轮轴线的夹角α、斜槽的数量N之间满足N=[arc sin(B*tgα/D)]。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接触面磨削用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磨削轴承外圈的内沟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磨削轴承内圈的外沟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砂轮,砂轮本体1呈圆盘状,外圆周面3为砂轮的磨削面,其上均匀设有一组排屑散热用斜槽2。相邻斜槽(2)在轴向部分重叠。砂轮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45~55°。砂轮直径D、砂轮宽度B、斜槽与砂轮轴线的夹角α、斜槽的数量N之间满足N=[arc sin(B*tgα/D)]。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磨削轴承外圈的内沟的状态示意图。将砂轮1固定在轴4上,轴4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带动砂轮1旋转,砂轮1的磨削面3对轴承外圈5的内沟进行成型磨削。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磨削轴承外圈的内沟的状态示意图。将砂轮1固定在轴4上,轴4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带动砂轮1旋转。砂轮1的磨削面3对轴承内圈6的外沟进行成型磨削。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邦达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邦达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清理LED铝船的成套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管材切口打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