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蜗轮箱输出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925.1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4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於兴法;俞湘泉;樊建华;杨小明;虞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125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输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轴,具体是指一种蜗轮箱的输出轴。
技术背景
蜗轮箱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其中的输出轴更是蜗轮箱与其它设备进行动力传输的关系部件,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蜗轮箱的使用寿命、效率等。输出轴端部是与其他机械部件的接口部位,常用的设计是圆柱体加键槽结构,为间隙配合,而蜗轮箱的工作条件必须是正反向运转。时间一长,势必造成键与键槽的快速靡损,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在连接时,由于键槽不易对准,增加了装配难度。一旦,装配后有间隙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则会出现不断的噪音,影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蜗轮箱输出轴,它包括轴体、轴端、键槽,其特征在于轴端为圆锥体,圆锥体的角度为3°~9°的角度。
作为优选,上述的一种蜗轮箱输出轴,所述的圆锥体的角度为5°~7°的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把端部设计成圆锥体结构,具有较好配合精度,使装配变得容易,键槽与键配合起传递扭矩作用,配合部件由螺纹与螺栓作轴向紧固,实现无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实现无间隙配合,使整个产品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蜗轮箱输出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输出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轴端 2、键槽 3、配件螺纹 4、圆锥体的角度 5、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说明:
参照附图1,制作一蜗轮箱的输出轴,轴体5为一常规的圆柱体。参照附图2,在轴端1处开有一键槽2,整个轴端为圆锥体形状,圆锥体的角度4为5°。配合部件的配件螺纹3与螺栓作轴向紧固,实现无间隙配合,使整个产品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似裤子的吸收物品以及制造它的方法
- 下一篇:镇流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