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伞架的支撑骨在审
申请号: | 200820121837.1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楼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正荣 |
主分类号: | A45B25/02 | 分类号: | A45B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伞架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伞架上的支撑骨。
背景技术
伞的伞架上通常都设有支撑骨,用于连接伞骨和中棒上的巢体,巢体相对中棒滑动时,通过支撑骨带动伞骨,或伞在撑开时,用来支撑伞骨。一般我们所见伞的支撑骨和伞骨形状基本相同,为玻璃纤维的细长圆柱体,或金属的槽体。如专利号为200720119023.X的直骨拉簧自动伞骨架,支撑骨采用玻璃纤维材料,且支撑骨朝向拉簧的一面设有收伞时能部分容纳拉簧的凹槽。凹槽形的支撑骨,由于受力能力减弱,容易折弯,所以在使用时,通常将其加粗以增强其受力能力,但这样会增加伞收拢时的体积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支撑骨强度不够或体积过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好,且体积较小的支撑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伞架的支撑骨,支撑骨的截面为工形,且其相应的侧面凹槽从支撑骨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加深。
支撑骨的横断截面为工形,且其相应的侧面的凹槽,并不是深度一致的,而是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加深的。这种结构的支撑骨,其强度仍旧较好,其凹槽处可以隐蔽金属丝或部分伞骨,且支撑骨体积较小。
作为优选,支撑骨两侧的凹槽最深处分别位于支撑骨两端。这样可避免支撑骨一端的两侧都为凹槽深处,降低支撑骨的强度。
支撑骨一端设有两夹片,夹片之间距离和伞骨上马鞍的厚度相适配,两夹片上分别设有通孔,支撑骨另一端设有通孔。两夹片将伞骨上的马鞍夹住,并铰接在一起,这样支撑骨就活动连接在伞骨上了。支撑骨另一端设有通孔,是用来将支撑骨铰接中棒上的巢体的。
作为优选,夹片内端的支撑骨侧面设有凸台,凸台后侧设有条形凹槽,通孔横向穿过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刚好位于支撑骨侧面凹槽的最深处。在支撑骨侧面凹槽深处还设有一条形凹槽,且横向设有通孔,这是用来安装金属丝的,由于这些金属丝也会受到较大的力,所以在相应位置处设有一凸台,加强相应位置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截面为工形的支撑骨,其结构强度较强,且体积较小,在支撑骨侧面的凹槽能隐蔽部分组件,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支撑骨体积较大,且强度不够的缺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E-E的剖视图;
附图3是图1的F-F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伞架的支撑骨1,其一端连接伞骨7,另一端是连接中棒上的巢体。如图1所示,该支撑骨1为长条状,其横向截面为工形,如图2所示。支撑骨1相应的侧面凹槽9从支撑骨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加深,且支撑骨两侧凹槽9的最深处分别位于支撑骨两端,靠近支持骨一端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支撑骨1一端设有两夹片2,夹片之间的距离和伞骨7上的马鞍8的厚度相适配,且夹片上设有通孔4,夹片夹住马鞍,用铰链将夹片和马鞍连接。在夹片内端的支撑骨侧面设有凸台3,如图4所示,凸台后侧为条形凹槽6,条形凹槽6刚好位于支撑骨侧面凹槽较深处,相应位置处设有通孔5,通孔5横向穿过条形凹槽,在通孔5与条形凹槽处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会受到力的作用,凸台3可加强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正荣,未经楼正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曲伞柄
- 下一篇:对低级别洁净区产生正压的机械联锁层流传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