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管道运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562.1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永球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B60L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4浙江省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管道 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系统,具体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客、货运输的陆地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陆地运输方式不外乎公路和铁路(包括轻轨、地铁)两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火车在轨道上运行。这两种运输方式除了需要克服摩擦阻力之外,主要的是还需要克服空气的阻力,而且车速愈高,空气阻力愈大。
然而现有的汽车、火车除了把运输工具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形,减小一些空气阻力之外,对于空气阻力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陆地运输系统的改进,该运输系统应具有运行阻力小、行驶噪音低、能源消耗少、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作为通道用的密封的管道和在管道中行驶的轨道车;所述的管道延伸至不同地点以便进行客、货运输,管道内腔的底面铺设着轨道车行驶用的轨道并且管道内腔保持真空状态;所述的轨道车的外壳保持密封状态以使轨道车的内腔与外界隔绝。
所述的管道还制有岔道,岔道两端分别制有可关闭的密闭闸门以形成作为轨道车上下客、货的站台。
所述的轨道是磁悬浮轨道,轨道车是磁悬浮轨道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车辆在真空的环境中运行,空气阻力几乎为零,因而车辆运动所需要的能源大大下降,节能效果极为显著;2、由于空气阻力几乎为零,车辆运行速度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相应增加了运输量,降低了运输成本;3、由于管道为密闭系统,因而对周围环境基本没有噪音;而且气候变化对运输系统也没有丝毫影响,所以不会产生安全事故;4、管道为密闭方式,所以占地面积小,节省了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站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包括作为通道用的密封的管道1和在管道中行驶的轨道车2;所述管道可以采用较短的管道连接而成,推荐采用大直径钢管,其强度满足要求,成本也较低。管道的内径大小根据要求确定,一般钢管的内径在4至5米即可。若是单轨线,则采用单一管道;双轨线的话,需设计并排的两根管道。所述的管道延伸至不同地点,以满足客、货运输的需要。管道内腔需保持真空状态,因此管道系统还需配备专用的真空抽气机,对管道内腔不断抽气,以保持适当的真空状态。
管道内腔的底面铺设着轨道车行驶用的轨道(为图面清晰,轨道予以省略);轨道及轨道车的结构均与现有的地铁轨道(可直接移用铁路轨道)及车厢类似,只是轨道车的外壳需要保持密封状态,以使轨道车的内腔与外界隔绝;一般的,轨道车的密封状态能耐2个大气压的正压,以保证司乘人员以及乘客的安全。
所述的轨道及轨道车最好采用磁悬浮技术制成,即轨道采用磁悬浮轨道,轨道车采用磁悬浮轨道车;如此可使管道的运输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该运输系统还应设置站台,以便于客、货的上下。为此,所述的管道还制有岔道3(如图2所示),岔道两端分别制有可关闭的密闭闸门4,以形成作为轨道车上下客、货的站台。当轨道车2进入站台后,关闭两端的密闭闸门4,然后打开站台门5放入空气,就可开启轨道车的车门,进行上下客或装卸货物;而轨道车需要启运时,需先关闭轨道车的车门和站台门5,接着开启真空抽气机将岔道内的空气抽成真空,然后才能打开两端的密闭闸门4,轨道车2才可从岔道3驶入管道。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与图2不同的是整个管道为环线形,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另外,上下客、货的站台直接设置在管道上(不需另外设置岔道);其上下客或装卸货物的程序与图2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永球,未经谢永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