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折叠翻转地图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421.X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若克 |
主分类号: | G09B29/00 | 分类号: | G09B29/00;B42D15/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折叠 翻转 地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图,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折叠翻转地图。
背景技术
普通采用的地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张的,由于地图很大,携带时需将地图折起来,使用时打开,展开折叠都非常不方便,并且多次使用后,非常容易从折叠处撕破。另一种地图是装订成书的地图册,这种地图由于局限于每张纸的大小,因此一般只有局部图,再由多张局部图构成全图,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世界地图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携带、使用都方便的立体折叠翻转地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立体折叠翻转地图,包括地图,该地图的其中任意一面绘有地图图案,取地图任以一边,将地图朝相对绘有地图图案一面的反面卷成四面面积相等的空心的长方体,地图反卷衔接成长方体的衔接面在长方体的任意一面上,以长方体的宽度尺寸来等分长方体的高,将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沿纵向等分成2个或2个以上的正方形,沿每个正方形的对角线或十字线和对角线形成预折线,将每个正方形分成4个或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在横向方向上,长方体的左、右相邻两个面沿两者之间左、右贴邻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重合构成折叠,在纵向方向上,长方体的相邻的上、下两个面沿两者之间上、下贴邻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重合构成折叠,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形成由2层或2层以上连续的正方形工作面构成的折叠地图,每个正方形工作面通过其内的预折线折叠形成4个独立的折叠面,这4个折叠面围绕中间的中心点陈列,每个折叠面由4个或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
折叠面根据其上的预折线的不同,可分成两种形状:1、折叠面呈大三角形,由正方形上被分格成的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对角线中的任意一线内折构成,该线上方的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该线下方的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重叠;2、折叠面由正方形上被分格成的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十字线中的横线内折构成;
折叠面由正方形上被分格成的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十字线中的横线内折构成的情况,还存在三种不同的形状:1、折叠面呈三角形,横线上方的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横线下方的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重叠;2、折叠面呈梯形,该梯形的一边为斜线,另一边为直线;折叠面呈长方形,横线上方的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横线下方的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折叠地图时,地图两边的衔接面可衔接在在长方体的任意一面上,其中有两种情况是最佳的实施方式:1、地图反卷衔接成长方体的衔接面在长方体的任意一面的中心线上;2、地图反卷衔接成长方体的衔接面在长方体的任意一面与相邻一面的相交线上。
为了方便携带,尽量将地图折叠成可最小的面积,所以取地图的较短一边作为折叠后长方体的周长一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在普通地图上的预折线将地图折叠成立体状可翻转地图,使地图小型化,方便携带,而且通过翻转其上的不同的折叠面,实现地图的查找功能,使用方便,该立体折叠翻转地图也可以重新展开使用,此类地图特别适合于单面地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地图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地图折叠成长方体一种衔接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长方体上的正方形工作面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由8个等腰三角形构成正方形工作面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呈三角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呈梯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呈长方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任意两个折叠面相交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由4个等腰三角形构成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展开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方形工作面中的一个折叠面呈大三角形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地图折叠成长方体另一衔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若克,未经王若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