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248.3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伟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31/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613浙江省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手电筒。
背景技术
目前手电筒一般包括有手电筒的筒身及与筒身相连的灯头、尾盖,筒身内设有电源及控制电源断通的开关,筒身上供开关外漏的开关孔,因此开关孔与筒身之间、筒身与灯头之间、筒身与尾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空隙,造成手电筒在潮湿环境或雨中、水中使用时,由于水的侵入,筒身内部的电源容易损坏,继而影响手电筒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所以,人们就设计了一种可以防水的手电筒,例如公告号为CN2447637(专利号为ZL00249653.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这样一种防水手电筒,其包括有头盖和筒身连接一体的壳体及设置在其内的电珠、电池和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身外周套有由橡塑材料制成的套壳;这种可以防水的手电筒是通过在普通的手电筒外加套一层套壳,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并且额外增加了制作套壳的成本。
公告号为CN2572224Y(专利号为ZL02234904.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防水手电筒,其包括手电筒本体、负极弹簧、负极连线、开关、聚光镜、灯泡,其特征是:手电筒本体为一个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顶部有外螺纹的圆筒,手电筒顶部为一个带内螺纹的透明塑料端盖,端盖内有橡胶圈,端盖通过螺纹和手电筒本体密封连接;手电筒本体侧面有一个突出的小空心圆筒,有一开关置于其中,防水橡胶开关帽则套在小圆柱体上以达到密封效果。这种一体式防水手电筒的本体需做成一体结构,虽然可以防水,但是由于手电筒本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一体件结构,其拆装更换电源、灯泡不是很方便。
另外,为了节省能源,不至于频繁的更换手电筒的电池,人们开发了一种可以充电的手电筒,如专利号为03231550为代表的一类充电电筒,其是在筒体上安装连接了充电插头,所以该种结构设计尚存在不足之处,因为插头是外露的,容易使外界的污物粘到插头里去,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使手电筒充电性能不好,甚至损坏,另外,插头是外露的,这种手电筒密封性能差,容易进水,所以,不适合在潮湿或水的环境下使用,所以限制了野外使用。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专利号为02226676的电筒上。专利号为01238467的中国专利"带连线插头的可充电手电筒",其固然有进步的一面,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端盖要使电线穿过,必然要打孔,造成密封性能不好,不能做到有效地防水防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性能较好的同时可以充电的防水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水手电筒,包括有手电筒的筒身及与筒身相连的灯头、尾盖,固定有发光体的灯座设置在所述灯头内,筒身内设有与发光体电连接的充电电池及控制电源断通的开关,另有用于给所述充电电池进行的充电的充电插座与所述充电电池相连通,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与所述筒身采用螺纹连接或插接或卡接,其中尾盖插入到筒身里的部分成型有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环形凹槽内衬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尾盖内制有空腔,且尾盖的尾端面开有充电孔,所述充电插座设置在所述尾盖空腔内并与所述充电孔相配合,该充电插座通过一压圈固定在所述尾盖的凹形空腔内,该压圈上开有供充电插座导线穿出的导线孔,并且充电插座与压圈之间通过第一防水密封压片或胶水密封。
由于普通的充电手电筒是通过市电直接给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由于两者之间通过金属接插件或金属触点相互电连接,由于金属触点长期暴露在外,不仅会因为接触空气而氧化,造成接触不良,而且万一被水浸湿,还会引起触电等不安全因素,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插座为感应充电插座,该感应充电插座设有与外部感应充电器相配合的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绕成中空的柱形状,其中空部位与所述尾盖尾端面上的充电孔相对应,并且感应线圈外部包裹有一橡塑绝缘层。由于感应充电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非接触的耦合方式进行能量传递的新型充电方式,它弥补了传统传导充电的不足,且具有安全性好、适应性强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易于实现自动充电,并且其突出的优点是防水效果好。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所述充电插座与带有充电孔的尾盖尾端面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密封压片。这样,利用压圈对第一防水密封压片的压制,进而抵紧充电插座使第二防水密封压片与尾盖的尾端面间呈密合状态。
而所述压圈与所述尾盖采用螺纹连接或插接或卡接为佳,压圈上的导线孔在穿过充电插座的导线后采用防水密封圈密封或胶水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伟,未经徐永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槽式室内软光缆
- 下一篇:两头变径真空玻璃集热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