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1067.0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0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勇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23/04;H03K17/9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感应照明灯。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使用的的照明灯,大多由按钮或旋扭式等机械开关来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机械开关经过过于频繁和长期的使用,会给开关内部的机械活动部分带来磨损,使开关失灵,导致照明灯不能正常的使用。
经过该领域技术人员的不断研发,市场和资料上出现了一些通过感应来控制照明的照明灯,照明灯通过磁性传感件控制其内的感应装置,这样设置后避免了对开关的磨损,对照明灯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
但是,目前的照明灯与磁性传感件都为分离设置,需要使用时将磁性传感件取出,不使用时则放置在一边,这样很容易照成磁性传感件的丢失,照明灯若没有磁性传感件则无法实施照明功能;而且将照明灯分为多个部件后,携带也够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不易丢失、方便携带的感应照明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照明灯,包括有壳体、传感件、置于壳体内的灯体、磁感应装置及分别与灯体及磁感应装置连通的电源,所述的磁感应装置包括有控制电路板及设于控制电路板上的干簧片开关,所述的传感件与壳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干簧片通过传感件的传感触合,构成灯体的启闭。
此项中磁感应装置包括有控制电路板及设于控制电路板上的干簧片开关,所述的传感件与壳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干簧片通过传感件的传感触合,构成灯体的启闭。这样设置后传感件虽然与壳体呈分体设置,但传感件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接件,从而可防止传感件的丢失,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感件为大体呈矩形的板体,板体上设有磁铁,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设有与传感件适配的凹槽,传感件置于该凹槽内,传感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件为软管。
此项中传感件为大体呈矩形的板体,板体上设有磁铁,所述壳体的侧面上设有与传感件适配的凹槽,传感件置于该凹槽内,传感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件为软管。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而且采用绕性的软管将传感件与壳体连接,方便、简捷,而且美观。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凹槽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设有卡槽,传感件上与壳体凹槽内的卡槽对应处分别设有卡扣,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壳体的凹槽内还设有导磁体,该导磁体与传感件上磁体相吸附。
此项中壳体的凹槽内还设有导磁体,该导磁体与传感件上磁体相吸附;壳体上凹槽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设有卡槽,传感件上与壳体凹槽内的卡槽对应处分别设有卡扣,构成卡接配合。这样设置进一步保证了传感件能够很好的置于壳体上,不会随意的从壳体上移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感应照明灯,包括有壳体1、传感件2、置于壳体1内的灯体3、磁感应装置4及分别与灯体3及磁感应装置4连通的电源5,这里的电源5为纽扣电池,所述的磁感应装置4包括有控制电路板41及设于控制电路板41上的干簧片开关42,所述的传感件2与壳体1之间通过连接件6连接,干簧片42通过传感件2的传感触合,构成灯体3的启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干簧片开关42开启和闭合的原理属于公知的,这里不在敖述,上述所述的灯体为LED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件2为大体呈矩形的板体,板体上设有磁铁21,所述壳体1的侧面上设有与传感件2适配的凹槽11,传感件2置于该凹槽11内;至于壳体1上凹槽11的形状可根据传感件2的形状而定,传感件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件6为软管,这里的软管也可以换成普通的连接绳或者簧片,都是可行的。所述壳体1上凹槽11的上端及下端分别设有卡槽13,传感件2上与壳体1凹槽内11的卡槽13对应处分别设有卡扣22,构成卡接配合,所述壳体1的凹槽11内还设有导磁体12,该导磁体12与传感件2上磁体21相吸附,当然,该导磁体12也可以是磁体,只要能够与传感件2相互吸附,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传感件2能够很好的置于壳体1上,不会随意的从壳体1上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勇,未经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1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