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驻极体震动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833.1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应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贤平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兆文 |
地址: | 318050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极体 震动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动传感器,具体是一种驻极体震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驻极体话筒体积小,结构简单,电声性能好,价格低廉,应用非常广泛,如果能将驻极体话筒的技术应用到震动传感器领域无疑会大大提升震动传感器灵敏度,提升震动传感受器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驻极体话筒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成为一种驻极体的震动传感器,具体结构简单、抗干扰强、灵敏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驻极体震动传感器,包括外壳、带印制线路的底板,在带印制线路的底板上方设有驻极体,所述的驻极体包括金属电极、绝缘垫圈和驻极体薄膜,三者自下而上依次叠加并安装在驻极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驻极体薄膜被固定在一金属环的下侧,金属环的上侧依次叠加弹性振动膜组件和振动组件支架,所述的弹性振动膜组件包括支撑环、弹性膜和重锤固定环,弹性膜固定在支撑环上,弹性膜与驻极体薄膜之间平行设置,重锤固定环设置振动膜的中心,重锤固定环内设有重锤;上述的外壳没有进气孔,外壳和带印制线路的底板将上述的各元件密封在外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是以驻极体话筒结构的基础进行的改进,在驻极体薄膜的上叠加了与驻极体薄膜平行设置了弹性振动膜组成,弹性膜和驻极体薄膜之间是平行密封存的小空气间隙,震动传感器感知到震动时,重锤带动振动膜发生相应的位移,由于弹性膜和驻极体薄膜之间是平行密封存的小空气间隙,因而又带动了驻极体薄膜的对应位移,使之产生电场变化,随着电场变化场效应管就会输出相应的电信号;另外由于所有元件封装在一处密封的外壳中,排除了音频干扰,只对震动感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振动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驻极体震动传感器,包括外壳1、带印制线路的底板2,在带印制线路的底板2上方设有驻极体11,所述的驻极体包括金属电极3、绝缘垫圈4和驻极体薄膜5,三者自下而上依次叠加并安装在驻极支架6上,所述驻极体薄膜5被固定在一金属环7的下侧,金属环7的上侧依次叠加弹性振动膜组件8和振动组件支架9,所述的弹性振动膜组件8包括支撑环81、弹性膜82和重锤固定环83,弹性膜82固定在支撑环81上,弹性膜82与驻极体薄膜5之间平行设置,重锤10固定环设置振动膜的中心,重锤固定环83内设有重锤10;上述的外壳1没有进气孔,外壳1和带印制线路的底板2将上述的各元件密封在外壳内部。
如图3所述的驻极体11将震动信号转变成电容电压值的改变,并通过高阻抗的场效应管理体制2将电信号放大输出。
本实用新型用于震动检测,产品不但需要灵敏度要高,而且抗干扰的能力也要强,驻极体11本身能感知声波的振动,感应的灵敏度自然不在话下,但用于震动检测自然会受音频的干扰,本实用新型将震动传感器整体密封,使得音频无法传入壳休内部,来排除来自音频的干扰;并增设了弹性振动膜组件8,在弹性振动膜组件8的中心位置放置重锤10,通过重锤10来感知周围的振动,并将振动传导给弹性膜82,弹性膜82与驻极体薄膜5之间有是平行密封的小空气间隙,弹性膜82位移动自然造成空气流动,使得驻极体薄膜5移动,接下来就按照驻极体话筒的工作原理将震动信号转为电信号进行放大输出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贤平,未经应贤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骨雨刷接头
- 下一篇:输电线路直线塔万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