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用于晚会的环保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20007.7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敏栋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L13/00;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翠云 |
地址: | 315600浙江省宁海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晚会 环保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晚会现场挥舞的环保手电筒。
背景技术
在演唱会或晚会现场,观众为表达自己激动、兴奋的心情,往往会在场下挥动荧光棒,同时活跃了晚会现场气氛。但是荧光棒在挥动时容易将里面液体状的发光物甩出,这种物质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而且晚会结束会荧光棒被人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一些手电筒应用到晚会现场,如中国2000年8月30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99240583.1”的“一种手电筒”,它的电筒头部拉出后,灯光透过透光套体形成了漫射光线,可用于演唱会、晚会等场合。但是其色调单一,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且该手电筒采用干电池做电源,废弃的干电池含有汞元素,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为此出现了一种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做电源的手电筒,如中国2007年5月23日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620103315.X”的“环保手电筒”,它采用在主体中心活动腔内放置可前后活动的永磁铁,在主体外绕有线圈,线圈的两输出端通过线路板与发光体相接,通过摇晃手电筒使线圈作切割磁力线运动从而产生电流。但是由于产生的电流只能通过电容储存,因此工作时间短,而且色彩单一,不能体现晚会欢乐的气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晚会观众提供一种可发出多色柔和光并能长时间工作的环保手电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可用于晚会的环保手电筒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头部用于安装LED发光体的发光体座和壳体盖、置于壳体内的支架、电池和控制板,电池与控制板相连,所述支架的外壁绕有线圈,该线圈的两端与控制板的输入端相连,支架的内腔中心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永磁铁,支架的内腔两端安装有内置小磁铁的橡胶头,所述壳体上方固定有半透明的外形呈螺旋纹晕光罩,在晕光罩下方设置有内壁带磁铁的开关圈,该开关圈位于发光体座外侧,所述的发光体座上安装有2至8个LED发光体,在发光体座与开关座之间均布有与LED发光体数量相同并对应串接的干簧管,经串接后的LED发光体和干簧管通过双稳态IC电路并联在电池的两端;
所述开关座的下平面中以设有固定的定位孔,开关圈的上平面设置有定位弹性柱,所述的开关座下平面中设置有定位孔与定弹性柱相匹配,该定位孔与LED发光体数量相同,呈环形均布;
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逻辑开关,该逻辑开关的动触端通过控制板与电池相连,其静触端1脚与干簧管负极相接,静触端2脚与控制板上的双稳态IC电路的负极相连;
所述壳体内的电池两端通过控制板中的桥式整流电路与线圈的两端相接;
所述的壳体的尾部设有充电座,该充电座串接二极管后与电池的两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晃动的外力,就能使线圈产生交变电流,对电池充电,还可通过外接电源对电池直接充电。充完电后调节旋转开关圈,使与所需颜色的LED发光体相连的干簧管磁化,再按下逻辑开关k1,该LED发光体会发出柔和的长光或闪光。在演唱会、晚会上挥舞时,柔和多彩的灯光可以活跃现场气氛,多色光还方便了场内观众进行答题、投票等方式的互动活动。该手电筒可循环使用不会污染环境,并且储存的电池可以保证手电筒长时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敏栋,未经胡敏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20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