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9704.0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2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荣;郑瑞鸿;林信宏;史正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8;F04D29/00;H02K2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散热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可发光的散热风扇,其主要是在一般散热风扇1的结构中,再加入一发电机组2的设计,该散热风扇1具有一基座11、一设于该基座11上的轴管12、一穿套过该轴管12的第一定子13、一电连接至该第一定子13的第一电路板14、一枢设于该轴管12内的心轴15、一固设于该心轴15顶端且环绕该轴管12的轮毂16、多片由该轮毂16外周缘间隔地向外延伸的叶片17、一固设于该轮毂16内周缘且环绕该第一定子13的第一磁铁环18,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定子13顶面且位于该轮毂16内侧的环状凸垣19。
该发电机组2具有一固设于该环状凸垣19内侧面的第二磁铁环21、一穿设于该轮毂16的第二电路板22、一电连接地固设于该第二电路板22上且位于该第二磁铁环21内侧的第二定子23,及一发光二极管24(就是LED灯),该发光二极管24是电连接地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22上且突出于该轮毂16外侧。
借由上述设计,当该散热风扇1的第一电路板14通电后,该第一定子13与该第一磁铁环18间产生磁力互斥,该第一磁铁环18以该心轴15轴线自身转动,同时,也带动该轮毂16、叶片17、第二电路板22、第二定子23、发光二极管24一起转动,而该第二定子23便会相对于固定不动的该第二磁铁环21产生切割线磁力线运动,该第二定子23产生感应电能供应至该第二电路板22,发光二极管24就被导通产生光线。
由于该第二定子23是设于该轮毂16内侧,并被该环状凸垣19所围绕,该第二定子23的体积就被限制不能超出该环状凸垣19,因此,该第二定子23所能缠绕的线圈匝数就受到限制,不易增多匝数,以致该第二定子23所能产生的电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而能有效增加线圈匝数以产生更大的电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包含一框架单元、一扇轮单元、一驱动单元,及一感应单元。
该框架单元包括一基座,及一设于该基座的轴管。该扇轮单元包括一枢设于该轴管内的心轴、一固设于该心轴顶端且以该心轴的轴线自身转动的轮毂,及多片相间隔地由该轮毂向外延伸的叶片。该驱动单元包括一套设于该轴管的第一定子、一环绕该第一定子且固设于该轮毂内侧面的第一磁铁环,及一设于该基座且与该第一定子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该感应单元包括一固设于该轮毂底部而可被该轮毂带动以该心轴轴线转动的第二磁铁环,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上的感应线圈组。
该第一电路板经外界电源通电后,该第一定子产生一交变磁场且与该第一磁铁环产生磁力互斥,驱动该扇轮单元的心轴、轮毂,及叶片沿该心轴轴线自身转动,该感应单元的第二磁铁环也因此被带动持续地转动,该感应线圈组可与持续转动的该第二磁铁环间产生磁性的交互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以供应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将该感应单元的第二磁铁环设于该轮毂底部而可被带动转动,而使对应该第二磁铁环的该感应线圈组的设置方式不会被局限于该轮毂的内部,从而使得该感应线圈组的可绕匝的线圈匝数可以增多,进而当扇轮单元被驱动运转时,该感应单元可以产生更大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现有可发光的散热风扇。
图2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的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种应用该较佳实施例的侧向式出风的风扇。
图4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一种应用该较佳实施例的不具外框的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可自发电的散热风扇3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框架单元4、一扇轮单元5、一驱动单元7,及一感应单元8。
该框架单元4包括一基座41、一设于该基座41上的轴管42,及一与该基座41相接合的外框43,且该基座41与该外框43分别具有多个气流孔44、45,以供气流出入。
该扇轮单元5包括一枢设于该轴管42内的心轴51、一固设于该心轴51顶端且以该心轴51的轴线自身转动的轮毂52,及多片间隔地由该轮毂52向外延伸的叶片53,该轮毂52具有一自底面形成的凹槽521。
该驱动单元7包括一套设于该轴管42的第一定子71、一环绕该第一定子71且固设于该轮毂52内侧面的第一磁铁环72,及一设于该基座41且与该第一定子71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73,该第一电路板73具有一沟槽7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9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率判别电路及采样频率变换装置
- 下一篇:D类放大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