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空调冷气床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8376.2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7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文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A47C21/00;A47C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空调 冷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特别涉及到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节能空调冷气床。
背景技术
在家居生活中,炎热地区或炎热时节,特别是在炎热的盛夏的人们,如果没有有效的室内降温方法,获得良好的睡眠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人们常常会因为室内温度过高而失眠,漫漫长夜难以度过。而为了将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水平,人们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通常采用的竹席、风扇、空调等。但是,竹席和风扇的降温能力有限,并不能把温度降得较多、到达适宜的温度;空调通常是安装在一个大的空间内,要令整个空间的温度全部下降,较为耗时,而且很耗电。高额的电费,在能源紧缺的现代社会是很多人难以承担的;而且开空调必须要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对人的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节能空调冷气床。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空调冷气床,其包括一床本体和一空调内机,该床本体包括一床头架、一床身、一床尾架和一防止冷气外逸的可活动布围栏,所述空调内机安装于床头架内,于床头架上设有入气口,于床尾架上设有出气口,空调内机和出气口之间设有通冷风的通风管道;
所述空调内机包括一冷凝器,该冷凝器和入气口相通,于冷凝器下端接有一排水管,冷凝器的左侧设有一负离子发生器,其右侧设有一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正对通冷风的通风管道;
其还包括一空调外机,该空调外机设于床本体外,其包括一压缩机、一风扇和一散热器,所述压缩机、散热器和所述空调内机的冷凝器由管道连接,形成一制冷循环,所述风扇设置于散热器的后侧,用于加速散热;
所述的空调内机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制冷温度的温度感应器和一多功能控制器,所述多功能控制器和温度感应器安装于床头架上;
其还包括一安置于所述床身上的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在一个小面积下将床体与传统空调紧密结合,可实现局部快速温度调节,高效节能,省电环保,保持空气对流,能置换新鲜空气,而且还生成负离子,有益健康。
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辅助治疗等领域,适合烧伤、烫伤及瘫痪病人适用,可促进其康复的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空调冷气床,其包括一床本体1和一空调内机2,该床本体1包括一床头架11、一床身12、一床尾架13和一防止冷气外逸的可活动布围栏14,所述空调内机2安装于床头架11内,于床头架11上设有入气口111,于床尾架13上设有出气口131,空调内机2和出气口131之间设有通冷风的通风管道121;围绕所述床身设有一防止冷气外逸的可活动布围栏14,所述空调内机2包括一冷凝器21,该冷凝器21和入气口111相通,于冷凝器21下端接有一排水管211,冷凝器21的左侧设有一负离子发生器22,其右侧设有一离心风机23,所述离心风机23正对通冷风的通风管道121;本节能空调冷气床还包括一空调外机3,该空调外机3设于床本体1外,其包括一压缩机31、一风扇32和一散热器33,所述压缩机31、散热器33和所述空调内机2的冷凝器21由管道34连接,形成一制冷循环,所述风扇32设置于散热器33的后侧,用于加速散热;所述的空调内机2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制冷温度的温度感应器和一多功能控制器25,所述多功能控制器24和温度感应器25安装于床头架11上,本节能空调冷气床还包括一安置于所述床身12上的床垫4。
接通电源,通过多功能控制器25设定温度,空气通过入气口111进入冷凝器21,再由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带走热量后经压缩机31压缩,经压缩过的高热空气制冷,经过散热器33散热,再由管道34传回冷凝器吸热21,离心风机23将混有负离子的冷空气通过通风管道121由出气口131排出。
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他节能空调冷气床,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文,未经骆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83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