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5413.4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山;刘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山;刘立君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1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卷针作 正负 电极 卷绕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设备如电动自行车、电动启程等需要用到各种容量的动力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与现有产品化的铅酸、镍镉、镍氢等二次可充电电池相比较,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循环寿命等主要性能指标是最好的。但已有的锂离子电池存在大电流放电能力较差、生产过程废品率较高,微短路现象经常发生而导致荷电保持能力差等缺陷,这些缺陷至今困扰着大容量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复杂繁多,最初的经典结构为:正、负极片采用铜箔、铝箔或铜网、铝网等作为集流体,把正极活性材料涂敷于铝箔两面(或铝网的内部和表面),然后把相同尺寸的正、负极片和隔膜按照正极/隔膜/负极/隔膜层叠放置构成电芯,重叠的层数取决于极片面积和电池的设计容量。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由其结构所带来的缺点主要有:1)生成过程的装配效率极低;2)难以保证正、负极装配的准确对位,导致电池容量发挥的损失,由此也难以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3)层叠的极片边长过长,由于边缘毛刺的存在,过长的极片变长容易造成正负极之间的短路。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电池结构来促进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卷针作正负电极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电隔离所述正、负极片的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卷针,所述正、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在所述卷针上,所述卷针有电隔离地设置的电池的正、负电极。
优选地,
所述卷针中间为绝缘材料,所述正、负电极导电材料分别设置在所述卷针轴向的两个端点处。
所述正、负极片各包括涂料部和非涂料部,所述正、负极片的所述非涂料部分别位于所述正、负极片沿卷绕方向的两相对侧的边缘,并分别与所述正、负电极形成电连接。
所述卷针为空心的。
所述卷针为圆筒状的。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正极片、负极片以及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卷绕在卷针上形成卷芯,对于每一个电池,卷针是与卷芯一同保留于电池壳体内的,与以往锂离子电池不带卷针的电芯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作为固定物的卷针,易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工装,能保证电池正、负极装配时的准确对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以及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由于卷针的存在,可利用卷针电隔离地引出电池的正、负电极,如采用塑料卷针并将正、负电极设置在卷针轴向相对的两个端点上;进一步的,将正、负极片沿卷绕方向的两相对侧的边缘保留为空白的非涂料部,多层卷绕后,使利用正、负极片的非涂料部形成的多个极耳可以很方便地电连接至该卷针上的正、负电极,利用卷针巧妙设计的多极耳体系,提高了电流的通过能力,增强了大电流放电的可靠性。
如进一步采用如圆筒形的空心结构的卷针,相对增大了卷芯直径,能避免现有方案使用小卷针绕制时卷绕圈数过多带来的繁琐,并能避免传统卷绕式电池R角的产生,使活性材料容量得到充分地发挥,也拓宽了电池外形尺寸的自由度;卷芯直径增加后,能使极片的总边长相对于现有的层叠结构减少50%,从而使由于边缘毛刺所造成正负极之间短路的可能性降低50%;空心的卷芯还能使电池在遇到意外或产生高温时有充分的能量释放空间,提高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正负极片的层叠示意图;
图3为制造本实用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山;刘立君,未经李东山;刘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5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倾斜开关遥控器
- 下一篇:断路器电弧运动通道的隔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