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网带电语音提示安全帽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456.0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铁 |
主分类号: | A42B3/00 | 分类号: | A42B3/00;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带电 语音 提示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语音提示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是否存在工作电压(21kV~29kV)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为电气化列车供电的专用供电线路,没有备用。为了保证接触网安全运行,需要按照一定周期对接触网进行停电检修。
干线铁道都是复线,为了尽可能减少检修过程对列车运行的影响,采用“V型天窗”方式作业,即:只对上行接触网或者下行接触网进行分段停电检修。由于上下行接触网的结构完全一样,检修人员在检修现场很难确认应该检修的接触网,以及接触网是否带电。目前的办法是:检修人员到现场后与牵引供电调度值班人员联系、询问接触网是否停电,采用高压验电笔或向接触网抛接地线来确认接触网已经停电。但是,这样的方法带有较大的风险,因为,一旦检修人员与调度值班人员的通讯联系发生错误,或检修人员现场判断出错,都可能出现误认检修对象,误上带电接触网,发生人身触电。另外,在接触网检修过程中,地面的监护人员还可能站到并行的铁道上,造成被高速行驶列车撞死的人身事故。在接触网检修产生中,这样的事故曾经多次发生,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最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接触网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一种现场提示或报警接触网是否存在工作电压的装置。为了让接触网检修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随时知道自己是否接近了带电接触网,需要给每一位检修人员随身配带一个带电提示或报警的监测装置。
一种接触网带电语音提示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护头固定带,电源,带电检测电路,语音提示电路,音量调节开关等,带电检测电路包括信号取样板和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取样板置于安全帽的外侧或内侧,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置于安全帽内侧,信号取样板与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的测试极通过导线连接,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与语音提示电路连接。
信号取样板为覆盖在安全帽表面的金属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接触网检修人员装备其它检测器的条件下,只要戴上“接触网带电语音提示安全帽”,就可以随时随地确认检修人员上方的接触网是否存在工作电压。这种方式不改变安全帽的结构、材质和作用,采用非接触检测,电路简单,使用方便灵活,防止检修人员误上非停电接触网,避免误站在非检修接触网下方的行车铁道上被列车撞击伤亡。
附图说明:
图1接触网带电语音提示安全帽纵剖面图
图2带电检测和语音提示原理图2
其中,1 金属膜
2 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
3 语音提示电路
4 护头固定带
5 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安全帽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喷涂一层金属膜1,以此作为获取接触网是否存在工作电压的信号取样板。如果安全帽表面喷涂金属膜有困难,可以采用粘一层锡箔纸来代替。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2置于安全帽内侧,信号取样板与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2的测试极通过导线连接,带电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与语音提示电路3连接。
带电检测和语音提示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集成电路IT1采用LF356运算放大器,构成电压比较器,IT1输入负端由外置参考电压U0控制,R调节可改变U0对IT1控制作用。从安全帽金属膜获取的检测信号经整流,对电容C充电,使IT1输入正端电位随外部的检测信号电压升高而上升。当检测信号电压大于考电压U0控制值时,使IT1输出电压反相,即:IT1输出正电压,引起放大管T导通,继电器J动作。集成电路IT2采用ISD1110M语音芯片,预先录入有“有电,危险”语音,继电器J—1闭合,启动IT2不断循环发出“有电,危险”提示。反之,检测信号引起电容C上电压升高不足以使IT1的输入正端电位大于负端电位,则IT1输出为负电压,不会引起放大管T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不发出语音。
当戴上这样的安全帽的人员如果站在没有停电的接触网下方时,从安全帽获取的检测信号会大于参考电压U0控制值,装置自动启动语音放大电路,通过小型发声喇叭反复发出“有电,危险”提示语音,直到戴上这样的安全帽的人员离开其上方有工作电压的接触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铁,未经刘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