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4021.6 | 申请日: | 200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明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张 瑾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组件,尤指一种电感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Inductor)又称为线圈(coil),为被动组件的一种,且其为具有抗拒任何电流变化性能的电子组件,其由线圈缠绕着芯棒所组成,而芯棒可为磁性或非磁性的材料;而电感器是借由线圈电流变化,以产生磁通量变化,并根据磁场的现象做成的电子组件,其中,磁场的来源是电荷在流动,而交流电流会产生磁场,且变动的磁场会感应出电流,其线性关系的比例,我们称为电感。
通常只有单一导线绕成的,会有自感作用,以一个以上的导线绕制的,则有互感作用;电感器的功用在于过滤电流里的噪声,稳定电路中的电流,以防止电磁波干扰,作用与电容器类似,同样是以储存、释放电路中的电能来调节电流的稳定性,只不过电容是以电场(电荷)的形式来储存电能,而电感却是以磁场的形式来达成。
电与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流流过的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相反的,切割磁力线的线圈中会产生电流。电感的构造是将导线绕成彼此靠近的线圈,当电流流过时,其中会充满磁能,电流变小时,线圈内的磁能会产生一股力量,阻止电流变化。
传统的电感结构,如图1所示,由壳体10a、线圈20a以及芯棒30a所构成;该壳体10a设有容置室11a,并于该壳体10a左右两侧开设有与该容置室11a相通的两个出线孔12a;该线圈20a容设于该容置室11a内,且该线圈20a具有第一端子21a、从该第一端子21a末端卷绕出并层层相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体22a、以及连接该环体22a的第二端子23a,该第一、第二端子21a、23a锻压为扁平状,并分别从该两个出线孔12a穿出而位于该壳体10a的两侧;该芯棒30a穿设于该线圈20a中,并容设于该容置室11a内;借此,构成此电感结构,最后再将此电感结构通过该第一、第二端子21a、23a焊接于电路板40a上。
然而,上述电感结构,在本身结构及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以下的缺点,因该第一、第二端子21a、23a锻压为扁平状,所以该第一、第二端子21a、23a各处的截面积都不一致,也与该环体22a的截面积不同,因此将造成电流流经该线圈20a时较为不稳定,另外,位于该壳体10a两侧并焊接于该电路板40a上的该第一、第二端子21a、23a,将会占用该电路板40a上额外的空间,此外,仅以该第一、第二端子21a、23a与该电路板40a焊接,会造成此电感结构在固定上很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达成提升稳定电流的效能、有效节省电路板的使用空间并稳固地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电感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感结构,其包括有: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沟槽;
线圈,所述线圈包含: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呈T形长条状,并部分嵌入于所述沟槽内;
底层环体,所述底层环体由所述第一端子的末端卷绕出;
顶层环体,所述顶层环体从所述底层环体的末端卷绕出,并叠设于所述底层环体上,且所述顶层环体末端由上往下弯折而形成于所述底层环体的外侧;
第二端子,由所述顶层环体末端延伸出,且部分嵌入于所述沟槽内,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端子、所述底层环体以及所述顶层环体具有相同的截面积;以及
芯棒,所述芯棒穿设于所述线圈中,并容设于所述壳体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借由由第一、第二端子分别部分供嵌入于壳体底部的沟槽内,有效节省电路板的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借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底层环体及顶层环体都具有相同的截面积设计,以提升稳定电流的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借由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呈T形长条状的设计以供部分嵌入于壳体底部的沟槽内,使电感结构稳固地固定于电路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电感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图2组合后沿3-3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 壳体
11a 容置室 12a 出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明,未经谢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4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半透膜
- 下一篇:氧气减少系统和用于操作氧气减少系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