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仿记忆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13233.2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7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兴实业纺织整理(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28江苏省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仿 记忆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细仿记忆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制作服装用的超细仿记忆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记忆面料的生产工艺复杂,原料价格较高,使得记忆面料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而市场上又对这种记忆面料有较大的需求,因此制作超细仿记忆面料以降低成本成为众多厂家的选择。但是,在制作超细仿记忆面料时,通常经向、纬向的密度很难达到较高的密度,制作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仿记忆面料,这种面料具有较高的经纬向密度,以较低的价格达到仿记忆面料的目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仿记忆面料,它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为50D/144F涤纶长丝,所述的纬纱为50D/144F涤纶长丝,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度为90~96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纬向密度为42~45根/厘米,所述的经纱与纬纱之间的沉浮间隔为1,且所述的经纱和纬纱均为经过S向加捻后的纱线。
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度为92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纬向密度为42根/厘米。
所述的经纱为全拉伸涤纶长丝,光泽度为半消光。
所述的纬纱为全拉伸涤纶长丝,光泽度为半消光。
所述的经纱和纬纱为平纹组织结构。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所述的经纱和纬纱均为经过S向加捻后的纱线,经过低度加捻使得织造后的布料有垂性但不强烈,而且布面不会起皱,同时在加捻的过程中纤维内部的应力有相当部分的保存,对外界施加的力会有一定的储存记忆,可塑性比较大。
2、由于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度为92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纬向密度为42根/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了较高的经纬向密度,使得制作出的超细仿记忆面料能够以假乱真,以较低的价格达到如记忆面料真料的目的,使坯布的附加值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经纱;2、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超细仿记忆面料,它由经纱1和纬纱2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1为50D/144F全拉伸涤纶长丝,光泽度为半消光。所述的纬纱2为50D/144F全拉伸涤纶长丝,光泽度为半消光。所述的面料的经向密度为92根/厘米,所述的面料的纬向密度为42根/厘米。
记忆纤维(PTT)是指纤维一次成型时能记忆外界赋予的初始形状和特性,定型后的纤维可以任意的发生形变,并在较低的温度下将此形变固定下来(二次成形),或者是在外力的强迫下将此变形固定下来。但当给予变形的纤维特定的外部刺激条件时记忆纤维可回复至原始形状状态,也就是说最终的产品具有对纤维最初形状记忆的特性,使用该种记忆纤维(PTT)制得的织物被称为记忆面料。
所述的50D/144F中的D(denier,丹尼数)是指一根成纱的粗细单位,它以成纱在9000米长度可称出来的重量克数来表示,也称旦数。D越大,表示纱线越粗.例如,75D比50D要粗。F(filament,根数),50D/72F是指一根成纱由72根细纱组成。在生产中,同等D而不同的F数情况下,F数越高,织造难度越大,反之则越易;同样在F数相同D数越低,织造越难,反之则越易。如F数除D数小于1的纱种,称之为超细纤维,F数与D数的差值越大,在生产和后续织造中,难度都会大大增加,但织造处理后的面料,手感柔软。
经纱1为全拉伸丝(Fully drawn yarn,简称FDY)。FDY作为纺丝拉伸一步法工艺的代号,可采用低速纺丝、高速拉伸卷绕,两道工序在一台纺丝拉伸联合机上完成,此成品质量稳定,毛丝断头少,染色均匀性好。
经纱1和纬纱2的纱种光泽度均为半消光,因为化学纤维是由切片(chip)制造出来,本身具有亮光(bright),为达到自然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消光剂(TiO2二氧化钛),控制在0.3%以内呈半消光。
面料的横为经向,纵为纬向。经向限定布匹的长度,纬向限定布匹的宽度,俗称幅宽;纬向相同的情况下,经向总条数越大,织造越难,反之则易;纬向则根据织造机型而定,不同的机型幅宽不同。
所述的经纱1和纬纱2均为经过S向加捻后的纱线,经过低度加捻使得织造后的布料有垂性但不强烈,而且布面不会起皱,同时在加捻的过程中纤维内部的应力有相当部分的保存,对外界施加的力会有一定的储存记忆,可塑性比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兴实业纺织整理(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向兴实业纺织整理(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用暖风喷射装置
- 下一篇:后鼻孔出血单腔气囊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