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桥墩喷淋养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3083.5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0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章新生;张振国;张毅;叶建红;鲍俊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B28B11/24;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2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桥墩 喷淋 养护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桥墩养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桥墩喷淋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桥墩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纹,根据有关规定,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不少于14天的要求。传统的墩身养护方法是,采用人工洒水保湿养护或无纺土工布包裹外加隔水塑料薄膜保湿养护。传统的养护方法及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浪费水资源;(2)因养护周期较长使得施工现场墩身底部混凝土表面产生“泥渍”现象;(3)塑料薄膜风化后形成白色污染;(4)高墩人工养护难度较大,会造成墩身混凝土表面养护不均匀;(5)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桥墩喷淋养护装置,可实现混凝土桥墩自动喷淋养护,具有施工操作灵活、方便,节水等特点,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避免白色污染做到了环保。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桥墩顶端四周设有喷淋水管,所述喷淋水管上设有喷淋孔,所述喷淋水管经管路,阀门,泵连接至水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混凝土桥墩自动喷淋养护的设计,因而可实现自动喷淋养护,具有施工操作灵活、方便,节水等特点。
2、由于采用了混凝土桥墩自动喷淋养护的设计,墩身从上到下养护均匀,避免形成干湿循环,克服了以往墩身混凝土洒水养护不均匀的弊病,较好解决了墩身表面混凝土的开裂问题。
3、由于采用了混凝土桥墩自动喷淋养护的设计,因而可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避免白色污染达到了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桥墩4顶端四周设有喷淋水管6,如图1所示,所述喷淋水管6上设有喷淋孔8,所述喷淋水管6经管路5,阀门3,泵2连接至水箱1。
所述的桥墩4顶端设有储水箱7,储水箱7出口连接喷淋水管5。
所述的桥墩4底部四周设有围边形成水箱1。
所述喷淋水管6上的喷淋孔8孔眼直径为0.5~1mm,孔眼间距为30~50mm,眼孔角度水平向墩壁倾斜45度角,距离墩壁50~100mm,如图2所示。
某新建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小时,预留250公里/小时提速要求,铁路桥梁混凝土使用年限按100年设计,设计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其中,有特大桥9座(11881.35m)、大桥3座(759.79m)、中桥15座(1051.716)。双线桥墩墩身结构设计为矩形空心墩,联络线单线桥墩墩身结构设计为矩形实体墩,墩身混凝土设计采用C30高性能混凝土,同时铁路桥梁墩身主要是大体积混凝土,前期墩身混凝土内部因水化热产生的温度最高可达65℃,为了防止桥墩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纹,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规定,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不少于14天的要求。根据本标段桥梁多、桥墩高等特点,借鉴以往的铁路桥墩混凝土养护经验,从经济方面、施工工艺方面、环保方面、施工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比较,设计出了一套科学的养护方案: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桥墩喷淋养护系统,在铁路桥梁墩身高性能混凝土养护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该系统的使用原理是将自来水通过桥群的水管系统进行连接后利用墩顶设计的喷淋系统对墩顶及墩身进行周期性养护。
在每个墩身底部安装三通管及控制水阀门(高墩增设增压泵),对于自来水无法到达的墩身,采用在墩顶设置水箱(可利用空的外加剂箱),利用洒水车供水。墩底水管采用内径φ50mm的软管贯通全桥,墩身及顶部采用φ22mm的PVC管,孔眼直径为0.5~1mm,孔眼间距为30~50mm,眼孔角度水平向墩壁倾斜45度角,距离墩壁50mm。按照墩顶的结构尺寸在顶部沿垫石及顶帽沿边安设,利用φ8钢筋进行固定。墩台拆模后及时安装喷淋系统,按照养护期14天的要求将该墩台列入养生计划。现场派专人负责操作并做好养护记录,直到养护期满,养护合格为止。在14天的养护期满后可拆除利用其它桥墩,达到重复利用。该系统适用于铁路各类桥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3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路面上嵌入式彩色防滑减速带
- 下一篇:炼铁高炉冲渣热水余热收集的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