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2419.6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5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培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依机壳之内部空间调整第一及第二固定座之结合厚度,以避免设于第二固定座上之风扇或散热排与机壳内之其它元件形成干涉。
背景技术
一般之电脑主机,通常包含有一框体,而其框体之各面上系配合固定元件设有板体,藉以使主机板、磁碟机、介面卡及各电子元件设置于电脑机壳中,达到封闭及保护主机板、磁碟机、介面卡及各电子元件之功效。
而由于该电脑主机内部形成一封闭空间,且当运作时除该主机板上之中央处理器外,其磁碟机及各零组件于操作时亦会产生热源,而在该电脑主机壳体内部之封闭空间中并无法直接完全将热气排出主机壳体外,而使得热气会在主机壳体内部循环,使得散热速度及效率不佳,而为解决前述之问题,一般之做法通常系于该机壳之背板上另外设置一风扇机构,藉以解决机壳内部散热不良之现象。
但是,由于机壳内部各项设备之位置皆为固定,因此当该风扇机构于设置时,通常会受到主机板上之显示卡、机壳背板上之I/○介面……等其它相关电子元件之限制,而与这些电子元件形成干涉,除造成设置上之困难外,亦会影响这些电子元件之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习知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依机壳之内部空间调整第一及第二固定座之结合厚度,以避免设于第二固定座上之风扇或散热排与机壳内之其它元件形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散热器固定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固定座,其二外侧分别具有复数凹槽,该第一固定座之一端具有复数固定孔,且该第一固定座之一面设有复数长孔;以及
一第二固定座,其与该第一固定座活动结合,该第二固定座之二内侧具有分别滑设于这些凹槽中之一肋条,且该第二固定座之一端具有分别与这些固定孔对应之一对接孔,并于该第二固定座之一面上设有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所述长孔分别设有一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包含有二端分别具有一螺杆之一支撑柱,及分别锁接于该些螺杆上之一螺套。
所述对接孔与该固定孔配合一旋锁螺丝进行固接。
所述散热器固定结构进一步包含一承载平台,其设于该第二固定座具有这些对接孔之一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可依机壳之内部空间调整第一及第二固定座之结合厚度,以避免设于第二固定座上之风扇或散热排与机壳内之其他元件形成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组装状态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组装状态示意图二。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第一固定座 11凹槽 12固定孔 14长孔
15固定单元 151支撑柱 152螺杆 153螺套
2第二固定座 21肋条 22对接孔 23旋锁螺丝
24通孔 3背板 4风扇 5散热排
6承载平台 7水箱 8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散热器固定结构,系至少由一第一固定座1以及一第二固定座2所构成。
上述所提之第一固定座1其二外侧系分别具有复数凹槽11,而该第一固定座1之一端系具有复数固定孔12,且该第一固定座1之一面上设有复数长孔14,而各长孔14中系可分别设有一固定单元15,而该固定单元15至少包含有二端分别具有一螺杆152之一支撑柱151,及分别锁接于螺杆152上之一螺套153。
该第二固定座2系与上述第一固定座1活动结合,该第二固定座2之二内侧系具有分别滑设于各凹槽11中之一肋条21,且该第二固定座2之二端系分别具有与各固定孔12对应之一对接孔22,而该对接孔22与该固定孔12系配合一旋锁螺丝23进行固接,并于该第二固定座2之一面上设一通孔24。如是,藉由上述之结构构成一全新之散热器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2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到控制分组时启动通道
- 下一篇:乒乓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