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端子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11600.5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70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瑞祥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端子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弹簧端子的改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以分解 结构所组成的弹簧端子结构设计案,而使该种端子制程、良率、电镀 品质与耐用度,一并获得有效改善。
背景技术
观诸于电子产业所使用的端子结构以及所配置的各型座体构件, 主要乃是做为导连或传输讯号所使用,一般称的为:连接器;故而繁 举:电子组件的插接、排线导连以及接口设备暨外接硬设备等,连接 器所应用的端子组件,则成为不可或缺的基本配件;再加上,此连接 器延用已久,更是电子产业广泛运用的主流商品,截至今日仍保有相 当的优势性。
长久以来,针对连接器的内部架构分析,实质上并没有多大改变; 但,论析于内部所配设的端子组件,连接器所存具的问题与缺失,均 指向于此等端子构件,不是产量与良率问题,就是加工本与成本过高; 同时,此种成熟化的商品,因结构简单、技术门槛低,微型化加工困 难与成本居高等因素,直接冲击该种商品竞争力,成为最主要成败关 键所在;因此,为能获求大幅降低成本为前题下,同时又能赋予一种 更进步结构与更实用弹簧端子结构,将是本案所需讨论的主要课题与 解决方案。
以习有的弹簧端子A1而言,虽结构体相当简单,但由于型态与 尺寸上相当微型化;因此,不断考验着生产、加工与配装技术,除了 量产、良率、成本等严苛要求外,对于品质与运作耐用机能,均是此 种弹簧端子最大障碍。
诚如图1所示,为现有弹簧端子A1,属目前市场上最新与主流产 品;该弹簧端子A1所表现的结构体,主要由:一端子A11、一端子外 套A12与一簧件A13所组成,其中:端子外套A12内置一簧件A13,藉 由簧件A13所具的张伸力源,即可使所配设的端子A11,形成具有弹 性运用机能;此外,针对加工部份分析,当端子外套A12经精密车床 车制成型后,乃于其内配置一簧件A13,并于此簧件A13的上方,再 配置入一端子A11,而此一端子A11恒态保持着压缩力量于簧件A13; 最后,再将端子外套A12端口再加工以将顶缘口收边,而令端子A11 与簧件A13均被限制在端子外套A12内部,进而建构成具弹性的端子 A1结构。
了解于习有弹簧端子A1基本结构后,首先需指出,即是该种弹 簧端子A1的端子外套A12,为成本、良率与量产成败最主要关键所在; 主因包括:
1.端子外套A12主要是以精密车床机械车制成型,除微型化造 成精度要求相当严苛外,制程中的校正往往是耗力费时,更徒增试产 不良率,尤其是--端子A11与簧件A13必需由端子外套A12唯一端 口置入,故而端子外套A12的内径必需完全符合于端子A11圆径,内 径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配装、品质与效能;因此,针对习者弹簧端子 A1配装加工而言,不但困难度较高外,速度亦显缓慢,致使成本相 对大幅提高。
2.端子外套A12是以精密车床机械车制成型,除微型化造成精 度要求特别严苛外,更是考验着该端子外套A12生产技术;同时,端 子A11与端子外套A12端口的收边,又是端子外套A12另一项难以克 服的技术;特别是--在制程中的端口收边,需一并施力于端子,所 为的耗力费时所需的二次加工与工作精度再次受到严苛考验外,量产 与良率同样亦受到极大阻碍,除使得生产配装加工再度显得困难、缓 慢外,更因此直接冲击端子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市场竞争力。
3.由于端子外套A12采底封结构成型,在端子后续必需实施的 电镀加工程序中,由于电镀液无法于端子外套A12内流通的故,势必 造成端子外套内部电镀不良,难符均等化要求;严重者,端子外套 A12内部根本无法有效达成电镀能力,致而严重影响此种弹簧端子的 导通性,造成极大量的不良率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为解决习有弹性端子构件,所具诸多缺失与分毫成本 必究考量下,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一种弹簧端子的改良结构,其以改 变该种端子结构,获得不同组装与加工优势;简单说,就是以分解结 构所组成的弹簧端子换求高产良、高良率暨低成本的弹簧端子,而以 大幅提升该种端子市场竞争力。
本案弹簧端子具体结构,主要由:一端子、一端子外套、一簧件 与一底封盖所组成,其中:端子外套先成型为较简易的贯通管状结构, 端口则于加工同时一并先行完成收边,再令端子与簧件依续由端子外 套的底部置入;最后,再以底封盖施以紧配合封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瑞祥,未经林瑞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