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门机传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111347.3 | 申请日: | 200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高铁锦;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7/04 | 分类号: | F16H7/04;F16H7/02;B66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雅军;高云瑞 |
| 地址: | 065001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门的传动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的电梯主动门机的传动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大多数电梯主动门机的传动机构为,电机带动驱动轮,驱动轮直接或经由传动轮间接通过皮带连接门机挂板,进行动力的传递,控制电梯轿厢门开启和关闭。此种驱动方式为皮带传动,其缺点是主动门机传动系统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皮带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增加了维护成本,同时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主动门机传动装置,该装置通过钢缆传递门机的驱动力,解决通常主动门机通过皮带传递动力所存在的成本高、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门机传动装置,包括驱动轮、传动轮和左、右门机挂板,所述驱动轮与传动轮之间装设有钢缆,所述左、右门机挂板的上端分别连接于作相对运动的两侧钢缆上。
所述左、右门机挂板的上端分别通过与之配合的夹持装置夹持在作相对运动的两侧钢缆上。
本实用新型将电梯主动门机传动机构中传统的皮带传动方式,变更为主动门机的驱动轮直接或经由传动轮间接通过钢缆传递驱动轮与门机挂板间动力的传动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可靠;
2、维护、保养简单方便,寿命长,解决了皮带传动需要定期维护的问题;
3、相对于皮带传动,减少了电梯主动门机传动机构的零部件,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主动门机传动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轮,2.传动轮,3.钢缆,4.传动轮,5.门机支架,6.门机挂板,7.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主动门机传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电梯主动门机的传动系统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轮1、设置于门机支架5上的左、右两个门机挂板6和传动轮。本实施例中,电梯主动门机的驱动轮1与传动轮7之间装设有钢缆3,左、右门机挂板6的上端分别连接于传动钢缆3作相对运动的两侧钢缆上,其连接方式可以使用与之配合的夹持装置夹持在作相对运动的两侧钢缆上,既便于门机挂板6与钢缆3之间的连接,又便于门机挂板相对于钢缆间的位置调整。此结构使驱动轮1的驱动力直接通过钢缆3传递到门机挂板6上。
电梯运行中,当需要开启或关闭电梯轿厢门时,驱动轮1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带动驱动轮1和传动轮7之间的钢缆3移动,由于左、右门机挂板6分别与作相对运动的两侧钢缆相连接,从而实现电梯轿厢门的开启或关闭。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动门机传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驱动轮1通过皮带与传动轮2连接,钢缆3设置于与传动轮2同轴连接的传动轮4和传动轮7之间,左、右门机挂板6的上端分别使用与之配合的夹持装置夹持在作相对运动的两侧钢缆上,因此,驱动轮1的驱动力经由传动轮2和传动轮4间接地进行传递,带动左、右门机挂板6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缆3可以是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例如,可以在驱动轮与门机挂板间设置不同数量和直径的传动轮,因此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11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