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880.0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 |
主分类号: | B43K24/04 | 分类号: | B43K24/04;B43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应;吴兰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同时伸缩长度及使笔头出现或没入的伸缩笔。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虽然已成为文书处理的利器,但笔仍然为一般日常生活中用来签名、记事...等所不能缺少的书写工具,而为了使其不占空间、便于携带,即有笔杆长度能调整的伸缩笔出现,例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号第M246182号「伸缩笔改良结构」所示。该伸缩笔确实能有效缩短笔杆的长度,但是结构组装复杂、且使用弹簧等构件,当弹簧产生弹性疲乏时容易使调整钮脱离定位槽,进而造成书写的困难,所以如何克服此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进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伸缩笔使其可以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减少故障和容易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伸缩笔,包括:一笔管(1),为中空长管,一端为底端,另端为顶端;一设置于上述笔管(1)内并能在笔管(1)内轴向滑移的内管(2),该内管(2)的顶端设有外径略大于笔管(1)内径的弹性摩擦件(21),而管壁设置长条导沟(22),该导沟一端是作为下止点(22a),另端是作为上止点(22b);一固定在笔管(1)底端管孔内的外套管(5),该外套管(5)并套设在内管(2)外围能供内管(2)轴向滑移,并能阻挡内管(2)的弹性摩擦件(21),防止内管(2)脱离笔管(1);
一与内管(2)底端结合并外露在外套管(5)下的笔头(6),该笔头(6)的最大外径须大于外套管(5)的内孔径;
一长度大于笔头(6)且插入于笔头(6)内的内套管(4),其上端部并预留在笔头(6)上;
一设置在内管(2)内并插入于上述内套管(4)内的笔芯(3),其顶端顶抵着内管(2)的顶面(23);以及
至少一个径向导入内管(2)长条导沟(22)内的定位栓(7),该定位栓(7)的一端与上述内套管(4)的上端部结合固定、另端则与上述外套管(5)结合固定,前述定位栓(7)能在内管(2)正向或反向移动时顶触导沟(22)的下止点(22a)或上止点(22b),以使内管(2)停止移动。
前述的弹性摩擦件(21)是由至少一设在内管(2)顶端的环沟(211)、及套设在环沟(211)内的橡皮环(212)组成。
前述的长条导沟(22)以二个对称设置在内管(2)的左右两侧,相对地,定位栓(7)也必须以二个导入内管(2)长条导沟(22)内。
前述的内套管(4)及外套管(5)各具有固定孔(41)、(51)以供定位栓(7)两端导入固定。
根据上述的伸缩笔,所述内套管(4)、外套管(5)的管壁顶端具有能对应配合的缺口(42)、(52),以便于固定孔(41)、(51)与内管(2)的长条导沟(22)能易于对正配合。
根据上述的伸缩笔,所述笔管(1)顶端以封盖(11)封合,该封盖(11)并设置气孔(12),而内管(2)顶面(23)具有导孔(24),该导孔(24)并与笔芯(3)顶端对应配合。
根据上述的伸缩笔,所述笔头(6)以外螺牙(61)与内管(2)底端的内螺孔(25)螺合固定。
根据上述的伸缩笔,所述外套管(5)黏着固定于笔管(1)底端的管孔内,而内管(2)的外壁与外套管(5)的内壁呈紧密配合状态。
根据上述的伸缩笔,所述对应配合的外套管(5)、内套管(4)、及内管(2)皆为塑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上述伸缩笔,其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无故障率、容易维护,而且制造时能符合成本经济效益;再者,内管(2)顶端具有弹性摩擦件(21),能与笔管(1)内壁产生良好的阻力感,此能避免内管(2)产生松动,并使内管(2)在人为操作后才能产生伸缩滑移,不会自主性的滑动,又摩擦阻力小于传统伸缩笔,所以操作轻易,不需太大施力。再者,操作时只需移动笔头(6),就能使内管(2)与笔芯(3)一同动作,其除了能改变笔的长度外,也能使笔尖(31)复出或没入,由于不需牵动或带动其它构件,所以推动笔头(6)就觉得很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伸缩笔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伸缩笔呈收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伸缩笔呈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A~4C为伸缩笔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未经黄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模式风门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半自动回转式滚筒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