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6076.2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23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九十二工程处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06;B65H75/34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建铎 |
地址: | 05610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电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展放支架,尤其是一种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展放大型号电缆,能够制动的的一种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或民用电力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对于重量较大的盘电缆(超过5吨)在展放时,有两种展放方式:其一是用吊车将整盘电缆吊放在电缆展放支架上,由于电缆展放支架的高度大于电缆盘的半径,一不能适应大小不同的电缆盘,同时,在展放过快时无法及时制动;其二是使用吊车展放,这种方式虽然克服了上一种方式的不足,但是需要吊车一直吊着电缆盘,直到电缆展放结束,这样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吊车使用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电缆盘,在展放过快时能够及时制动,短时间使用吊车,不需支付太多吊车使用费的一种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左、右对称使用的支架、横向固定于支架上部的电缆展放轴轴槽、电缆展放轴和电缆盘组成,在支架的主立柱侧面的上部垂直固定有滑动导向管,在滑动导向管内套装有滑动升降杆,滑动升降杆的长度大于滑动导向管的长度,在支架的地盘的中部安装有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升降顶杆正好在下方顶住滑动升降杆,所述电缆展放轴轴槽固定在滑动升降杆的上部,在液压千斤顶没升起时,电缆展放轴轴槽的高度略小于电缆盘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由槽钢焊接而成,所述滑动导向管,是用一根与支架主立柱同样型号但比支架主立柱短的槽钢上端对齐对口焊接而成,所述滑动升降杆是用比支架主立柱小一型号的槽钢对口焊接后再用钢板封底而成,所述电缆展放轴轴槽为钢管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焊接所述支架及支架主立柱的槽钢型号为14#槽钢,焊接所述滑动升降杆的槽钢型号为12#槽钢,封底钢板的厚度为10mm,所述电缆展放轴轴槽为DN125mm钢管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
将两个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对称摆好并调整好其之间的跨距,用吊车通过电缆展放轴按展放方向将电缆盘放到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上,使电缆展放轴正好在电缆展放轴轴槽内,根据不同大小电缆盘调整左,右支架的液压千斤顶的升起高度,开始展放电缆。在电缆展放过快时,只要同时放开液压千斤顶的卸压阀,使液压千斤顶回缩,电缆盘将随着液压千斤顶的回缩而下降,当电缆盘的盘边着地即可起到制动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电缆盘,减少支架的制做数量,节省开支;不用长时间使用吊车,节省吊车使用费;在电缆展放过快时,可随时制动,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件2、5、6、7装配放大图
图7是图6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液压式电缆展放支架,左、右对称使用的支架1、横向固定于支架1上部的电缆展放轴轴槽2、电缆展放轴3和电缆盘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的主立柱侧面的上部垂直固定有滑动导向管5,在滑动导向管5内套装有滑动升降杆6,滑动升降杆6的长度大于滑动导向管5的长度,在支架1的地盘的中部安装有液压千斤顶7,液压千斤顶7的升降顶杆正好在下方顶住滑动升降杆6,所述电缆展放轴轴槽2固定在滑动升降杆6的上部,在液压千斤顶7没升起时,电缆展放轴轴槽2的高度略小于电缆盘4的半径。如图4—8所示,所述支架1由槽钢焊接而成,所述滑动导向管5,是用一根与支架1主立柱同样型号但比支架1主立柱短的槽钢上端对齐对口焊接而成,所述滑动升降杆6是用比支架1主立柱小一型号的槽钢对口焊接后再用钢板封底而成,所述电缆展放轴轴槽为钢管的一半,所用槽钢为14#槽钢,所用钢管为DN125mm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九十二工程处,未经中煤第九十二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6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