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张式桩径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5672.9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赵蕴图;张振杰;孟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G01B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50051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式桩径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成孔桩的直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建筑施工中成孔桩的传统验收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在桩直径≥800mm以上时,验收人员直接下到桩孔内进行检测。该种方法检测效率低、不灵活、危险性大。其二是在桩直径<800mm时,大都采用定尺横杆法进行检测,该种方法既不能准确检测到缩径或塌孔凹进尺寸等缺陷,又不能测量桩底虚土厚度。因此对成型后的桩施工质量可控性差,并且该方法验收时间较长,影响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的桩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桩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杆和测量绳及装配在测量杆下部的测量架,所述测量架的上端部与测量杆活动连接,测量架的下端部与测量杆的顶端铰接,测量绳的一端头与测量架连接。
所述测量架由一对活动测杆和一对支杆及滑套组成,所述滑套套装在测量杆的下部,其一对活动测杆的上端部与滑套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两支杆的一端头分别与测量杆的顶端铰接,其另一端头活动测杆的中部铰接。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通过测量绳的上拉及下放,带动测量架下端在测量杆径向上收缩和伸张,读取测量绳的长度变化,可确定测量架下端头径变化的大小,即可换算出桩径的大小。由于测量架的收缩和伸展工作在所测深度的同一平面内,既确保了所测桩径的精确度,又提高了桩径的测量速度。因此该装置在使用时不需要验收人员下到桩孔内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该装置不仅可测量不同孔径和深度的桩孔,还能准确检测到缩径或塌孔凹进尺寸等缺陷,也能测量桩底虚土厚度。如果本装置配装上摄像头,连接笔记本电脑,还能够摄取桩壁的实际影像,即可实时观察和记录桩孔的内部实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张测量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桩径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杆1和测量绳2及装配在测量杆1下部的测量架,所述测量架由一对活动测杆4和一对支杆5及滑套8组成,所述滑套8套装在测量杆1的下部,其一对活动测杆4的上端部对称铰接于滑套8的两侧;所述两支杆5的长度为活动测杆4的1/2,其两支杆5的一端头分别对称铰接于与测量杆1的下顶端处,其另一端头与活动测杆1的中部铰接。两对活动测杆4和支杆5构成一可自由开合的四连杆机构。测量绳2的长度与测量杆1相匹配,测量绳2的下端头支杆5固接于一体。所述测量杆1为一多节组合结构,其每节间螺纹连接,并在其上设有刻度标记。为保证测量架稳定协调的工作,在测量架上部的测量杆1上配装有配重体3。同时为了检测桩底的虚土深度,在测量杆1的下端头上配装有洛阳铲6。为实时观察和记录桩孔的内壁情况,在测量杆1的底部还可配装摄像头7,其摄像头7的输出与笔记本电脑的串行输入端口连接。
该装置使用时,先拉紧测量绳2,测量绳2的向上拉力作用在支杆5上,支杆5在测量绳2的拉力作用下,向内收缩,同时带动活动测杆4收拢在一起,如图3所示。然后再把桩径检测装置下放到桩孔中,根据桩孔的不同测深情况可逐一接长测量杆1,使测量杆1高于地面1M左右即可,此时在测量绳2和测量杆1上的同一位置做一标记,再放松测量绳2。由于测量绳2向上的拉力消失,由两对活动测杆4和支杆5构成的可自由开合的四连杆机构打开。即活动测杆4的端头张开,如图2所示。同时测量绳2上标记随绳下移,当活动测杆4的端头顶住桩壁时,活动测杆4不再伸展,测量绳2也不再下移,测量绳2的下移距离就是桩孔的半径,即可精确的获取到桩孔的直径。当需要测量桩底虚土厚度时,先将测量架收拢在一起,使桩径检测装置下探到桩底并插入虚土中,然后慢慢提升到地面,洛阳铲6中所采集土的深度则是虚土的厚度。如果为了实时观察和记录桩孔的现场工况,把摄像头7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在一起,然后把桩径检测装置下降到所需检测的深度,即可在屏幕上清晰地观测到桩壁的工况现场,还可把工况现场的影像记录永久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5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