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5398.5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江圳祥;梁慧慧;黃佳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1;H01R33/97;H01R33/7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凸轮以驱动盖体移动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零插入力(zero insertion force,ZIF)的电连接器大量应用于具有针脚的电子组件(如中央处理器)的插设与连接,而该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及一可滑动地盖设于该基座上的盖体,主要乃是利用盖体的滑移以达成电子组件的针脚与座体上的端子的导通。
如中国台湾新型第433661号(申请号:89201284)专利所揭示了一种属于零插入力的电连接器,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一上座体11、一下座体12及一凸轮装置13。凸轮装置13收容于上座体11的一收容部111,用以驱动上、下座体11、12相对移动,并具有一凸轮131及一铆接(rivet)于凸轮131下部的固持端1311的固持圆环(washer)132,用以将下座体12与凸轮装置13固连。
上述专利的凸轮131的固持端1311是先穿过固持圆环132再做铆合的动作,以使固持圆环132铆接于固持端1311,但易于因铆合的力量过大,而使固持圆环132变形,即固持圆环132的中央部位易翘曲变形,造成凸轮131转动不顺。其次,固持端1311下方穿过固持圆环132而穿出后多余的一段距离H会占据额外的空间,进而使电连接器的高度增加而无法达成轻薄短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其可降低凸轮转动不顺的情况,并可达成节省空间的目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其具有多个端子孔,且该座体的一端部设有一容置室及一贯穿该座体与该容置室连通的通孔;多个端子,分别设于相对应的端子孔;一盖体,安装于该座体上,该盖体可相对于该座体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盖体设有一对应该座体的容置室的容置孔;一凸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座体的容置室及容设于该盖体的容置孔,以驱动该盖体相对于该座体在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凸轮具有一伸入该座体的通孔的定位部;以及一盘体件,其形成有接触面以接触该凸轮的定位部且与该定位部相熔接,以使该盘体件与该凸轮固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经由盘体件所形成的接触面与凸轮的定位部相接触并以熔接的方式而熔接于一起,使凸轮能与盘体件固连,以达到定位凸轮的目的,如此,可降低盘体件产生翘曲变形的情况,可改善现有的凸轮与固持圆环以相铆合的技术方式而伴随产生的变形,可降低凸轮出现转动不顺的情形;并且,凸轮的下方部位并未穿过盘体件,可减少一段多余的距离,以减少占据额外的空间,故可达成轻薄短小的目的,以具有节省空间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零插入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零插入力的电连接器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移除盖体及端子。
图7为图6的仰视组合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移除盖体及端子。
图10为图9的仰视组合图。
图11为图10的B—B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移除盖体及端子。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部分立体分解图,其移除盖体及端子。
图14为图13的仰视组合图。
图15为图14的C—C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移除盖体及端子。
图17为图16的仰视组合图。
图18为图17的D—D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移除盖体及端子。
图20为图19的仰视组合图。
图21为图20的E—E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上座体 11 收容部 111
下座体 12 凸轮装置 13
凸轮 131 固持端 1311
固持圆环 132
座体 2
端子孔 21 容置室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5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