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布轮重量平衡自动旋转气液染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4736.3 | 申请日: | 200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萍;陈昱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芳萍;陈昱仁 |
主分类号: | D06B3/28 | 分类号: | D06B3/28;D06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布轮 重量 平衡 自动 旋转 染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一种无布轮重量平衡自动旋转气液染色机,尤指一种无布轮(理轮)圆筒型染布机的最新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相同类型的前创作实用新型专利号200320122132.9“比重平衡自转式超低浴比染布机”,虽具有低浴比功能,而具有经济效益,但因备置有为带动布匹的理轮(布轮)装置,会因增加布匹拉升的高度而产生张力,因此绝非完美,仍有改善的空间,致始有本实用新型的最新结构产生。
如前述现有同类型的染布机,其布轮位于机头内里的机身最高处,以将机体内循环的布匹带上高处后,再喂入喷嘴内为喷染,续于后衔接的一呈S型水平坡度的浸染管为浸染后,续伴随染液流入积布轮管内;但于流入积布轮管同时,由另一惰轮履带为辅助配合,以发挥低浴比功能。
如前述的同类型染布机,为能达到积布轮管能跟着布匹旋转以消除摩擦力,因而降低染液所需使用推布循环的推力流量,乃配合其惰轮履带及理轮两者互为重力平衡牵引作用下产生其自转的能力,然而检视其喷嘴后方衔接的浸染管,也是为具有浸染布匹的功能而存在,而发挥更大的效果,然而本实用新型又改良了该段浸染管的结构,使其呈一段彩虹桥状结构,并恰好位于机体内里循环路径的正上方处,已由喷嘴喷染的推力,顺势于最高处向下喷出染液及布匹,形成一循环气流,让布匹能像链条般牵动其重力平衡惰轮而随着同步旋转,致因而不再需要布轮(理轮)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布轮重量平衡自动旋转气液染色机,其可降低布匹所需染液比的流量推力,免除以布轮的装置来带动布匹,减少布匹拉伸张力,以确实提升了布匹染制品质与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布轮重量平衡自动旋转气液染色机,依其机身结构是由圆筒体、喷嘴、浸染管及积布通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圆筒体的外部下方设有脚架以为支撑,其底部尚延伸出有一染液回收管,而上方一侧则设有一机头;
该喷嘴置于圆筒体左上方内里,并于正上方处衔接一段呈彩虹桥状的浸染管;
该积布通道置于圆筒体内里,连通浸染管,并被介置于重力平衡惰轮与通道外侧缘的底面之间,且底面呈网体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改良了浸染管的结构,使其呈一段彩虹桥状结构,并让其恰好位于机体内里循环路径的正上方处,已由喷嘴喷染的推力,顺势于最高处向下喷出染液及布匹,形成一循环气流,让布匹循环的有形重力能像链条般,而自然平衡的牵动其位于积布通道内侧缘的重力平衡惰轮同步旋转,致因而不再需要布轮(理轮)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染色机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圆筒体
11-喷嘴
12-浸染管
13-积布通道
14-脚架
15-染液回收管
16-机头
17-重力平衡惰轮
18-底面
19-染液
20-布匹
21-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染色机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依其结构是由圆筒体10、喷嘴11、浸染管12及积布通道13所组成,其中该圆筒体10的外部具脚架14、染液回收管15与机头16,内部置有喷嘴11、浸染管12、积布通道13及重力平衡惰轮17;其中该喷嘴11置于圆筒体10左上方内里,并于正上方处衔接一段呈彩虹桥状的浸染管12;其中该积布通道13介于重力平衡惰轮17与其通道外侧缘的底面18之间,且其底面18呈网体状,能由惯性循环与地心引力将染液19渗落至下方染液回收管15内。
续请参阅图1,当待染布匹20首先由机头16处喂入至圆筒体10内的喷嘴11为进行喷染时,因喷嘴11喷染的喷向推力,能将布匹20迅速吸入至浸染管12内同时为浸染后,随即伴随染液19一齐向下冲入积布通道13内,此时因积布通道13右方受到布匹20重量增加,除使重力平衡惰轮17因左右重量的减增而自动旋转的外,并能将布匹20旋回喷嘴11前的原点处为再吸入喷染,而完成布匹20染色的循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芳萍;陈昱仁,未经陈芳萍;陈昱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 下一篇:电子装置输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