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宝石研磨、抛光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4366.3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35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宁 |
主分类号: | B24B9/16 | 分类号: | B24B9/1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宝石 研磨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自动研磨机械,尤其是一种人工宝石、水晶和玻璃饰品的自动加工研磨、抛光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宝石研磨抛光加工机械主要有八角手和机械手等两种,它们的构造非常简单,均是用一根圆杆在一端装上夹头,另一端装上分度盘,中间是加粗了的以方便抓握的手柄组成。以落后的人工手动方式进行宝石的研磨和抛光工作。一般宝石的标准板是由57个板面组成,以目前的人均日产量500粒计算,则需要28000多个动作才能完成。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完整度差,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机械手的性能较八角手在质量上有所改善,但产能和八角手相差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自动化宝石研磨、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宝石研磨抛光机包括:机架、机手总成、升降支架、动力支架四大部分和电脑程控箱等组成。
主马达24的输出轴与偏心轮33连接,连杆37的一端连在偏心轮33上,另一端与摆杆29的上端连接,摆杆29的下端与变档支架48连接,拉杆32与装有滑轮31的滑轮支架30连接,滑轮支架30套在摆杆29里面。星位调节线套47的一端与星角调节支架10连接,另一端与面机的限位开关片22或底机的滑套板50连接;星位调节线46的一端与主马达支架7连接,另一端与装在活动套9上的星角调节片11连接,活动套9位于鸡嘴板17与机手套6之间并套在机手轴5上。
当滑轮支架30上下移动时可使拉杆32获得两种行程:当滑轮支架30位于摆杆29中部时的行程,是滑轮支架30位于摆杆29顶端时的行程的一半。这两种行程通过连接于拉杆32的分板动力线44传导到16齿的棘轮12上,则可实现8分度和16分度的自动切换。
偏心轮33上装有轴承34,并与调节螺钉36接触。当主马达24转动时,可使星位调节片35做上下摆动,并带动机手轴5作上下摆动。
连杆37与拉力杆38的一端连接,拉力杆38的另一端与摆动支架41上的固定片40连接。当连杆37运动时,可使得主马达支架7作左右来回摆动,并通过同步杆21的作用使整个机器都共同左右来回摆动。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取其它形式的升降支架,结合以上所述的各部分连接也可实现宝石的自动研磨抛光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宝石研磨抛光机的工作原理:在机手轴5的下端头装上工件后,按下启动开关13,升降马达42正转,升降支架向下移动,到位后停止,主马达24工作;此时,因升降支架向下,使滑轮支架30通过滑动套杆27的作用也向下移动到摆杆29的中部,使拉杆32的行程仅获得全行程的一半行程,通过分板动力线44的传导,可使16齿的棘轮12在一个往返运动中只步进了一个齿,当主马达24转动了16转即棘轮步进了16齿(或1周)时,触动了微动开关16,主马达24停止工作。宝石的第一层16个板面完成,同时,升降马达42反转,升降支架上升,到位后停止,主马达24又开始工作;此时,滑轮支架30通过滑动套杆27的作用也向上到达摆杆29的顶部,使得拉杆32的行程是全行程,主马达24转一圈可使16齿的棘轮12步进两个齿,当主马达24转动了8转时,棘轮12则步进了16齿即一周,并触动了微动开关16,主马达24停止工作,宝石的第二层8个板面完成。此时,宝石底部的24个板面在底机上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底机状态回到初始状态,等待进入下一循环。另外,底机可通过变换电脑程控箱的接线方法,使8板与16板先后工作的顺序对调,以适应不同研磨抛光工艺的要求。而面机则在第二层完成的同时,升降马达42正转,升降支架向下,到位后停止,主马达24工作;此时,拉杆32的位置还处于全行程状态,则主马达24在转完8转后停止工作,第三层8个板面完成。至此,宝石面部的32个板面全部完成,面机状态回到初始状态,等待进入下一循环。
主马达24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向机手轴5提供步进动力外,还同时通过装在其上的偏心轮上的轴承34与调节螺钉36的接触,向机手轴5提供上下摇摆的动力;和通过拉力杆38与固定支点固定片40的作用,使主马达支架7作左右来回摆动,并通过同步杆21的传导,使整个机器都实现同步左右来回摆动;调节摆动支架座39与底板1的夹角,可进行无级调节摆幅的大小。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特点是,在调节摆幅时,摆幅的变化只发生在摆动支架39(或右边)的这一侧,而另一侧(或左边)则保持摆幅不变,这样非常有利于加工工艺的优化,很好地克服了磨盘利时的过研磨与磨盘较钝时的研磨不足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宁,未经李健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4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锻打合金刀
- 下一篇:具有电焊及点焊双用的可携带式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