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3784.0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0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盛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07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调节 三通 | ||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节水滴灌使用的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
2、背景技术:现今农业滴灌使用的稳流芯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1、不能关闭,只能限流,调节时靠旋转提升或降低阀芯,费时;2、调节流量没参照,凭感觉难定量。3、或稳流或调节,只具备单一功能,且为了达到调节不同流量的目的,需生产多达20种不同流量的稳流芯来选配,费工费时;4、连接处易脱落和渗漏;5调节范围小,且流量只能调小,不能调大。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定量、稳流、调节流量功能的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包括三通管,安装在三通管内的阀体、稳流芯,以及旋在三通管上的螺帽,横向两通管与中部腔体连接处设有挡杆,三通管中部腔体上端口敞口,其端口外沿上刻有刻度线,阀体整体固定在三通管中部空腔内,两者间套有密封圈,阀体下端卡接有稳流芯,稳流芯位于三通管下端管内。
本实用新型融合了三通和球阀的功能特点,集连接、开关、调节和稳流四大功能为一体,增强了功效,省去了辅管和相关连接配件,可直接安装在支管上使用。可根据需要延伸支管的铺设长度,可根据地形和水情,无需通过更换稳流芯即可定量调节流量,操控简单有效,保证流量稳定,减少压差对流量的影响,使滴灌带各处出水均匀,从而保护了滴灌带受损。每亩降低滴灌材料成本6~20元。还可根据用户选择,不配稳流装置,作开关和三通使用,降低使用成本。可避免管路的连接渗漏和脱落,减少水资源损耗。可将入水内径由原来的φ12加大到现在的φ13,进水流量既能调大又能调小。
4、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例:1、三通管,2、旋紧螺帽,3、挡板,4、阀体,5、密封阀,6、硅胶管,7、稳流芯,8、压紧螺帽,9、环行凹槽,10、刻度线,11、手持柄,12、卡槽,13、限位板。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滴灌带调节稳流三通包括三通管1,安装在三通管1内的阀体4、稳流芯7,以及旋在三通管1上的螺帽。三通管1下端通口处旋有压紧螺帽8。在三通管1横向的两通口端处设有环行凹槽9,其后设有螺纹,旋紧螺帽2和三通管1旋接,横向两通管与中部腔体连接处设有挡板3。三通管1中部腔体上端口敞口,其端口外沿上刻有刻度线10。阀体4整体固定在三通管1中部空腔内,两者间套有密封圈,阀体4下端卡接有稳流芯7,稳流芯7位于三通管1下端管内。阀体4上部为手持柄11,手持柄11下端与前述外沿卡接,手持柄11其下连接有下端面敞口的空腔管,该管前后壁上装设有相对的密封阀5,密封阀5下方设有卡槽12,左右壁上设有向上的凹槽,该凹槽上端不低于三通管1中心腔体上左右开孔的下端。稳流芯7为上下端敞口的空腔圆管,在其前后侧壁上设有和腔体连通的通口,在腔体中心设有竖向的限位板13,圆管外套有硅胶管6。稳流芯7下端口为下小上大的喇叭口,稳流芯7后端面设有卡棱,该卡棱卡于阀体4的凹槽12内,使稳流芯7与阀体4卡接。
进水管套于三通管1下端口处,通过压紧螺帽8固定,滴灌带套于环行凹槽9处,由旋紧螺帽2固定。水流由稳流芯7通向阀体4,在由阀体4向滴灌带流去。当水流流经稳流芯7时,硅胶管6受力变形,向内压缩,当流量大于额定流量时,硅胶管6与限位板13顶触,流道达到最小,从而达到稳流的作用。旋转阀体4,通过密封阀5关闭横向两通管与阀体4中部腔体的连通,挡板3用以防止密封阀5掉出。此时再旋转阀体4,其上凹槽导通横向两通管与阀体4中部腔体的连通,根据刻度线10扭动阀体4,从而控制滴灌量。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盛,未经杨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动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