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弹性自撑蚊帐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3400.5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8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彬官 |
主分类号: | A47C29/00 | 分类号: | A47C2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弹性 蚊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蚊帐支撑架,特别是一种结构改良的弹性自撑蚊帐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蚊帐架中,构成支撑杆的多节短杆之间基本上是采用铰链进行连接的,例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0520095231.1”的“折叠式弹性自撑蚊帐架”,折叠起来不是很方便(通常只能向一个方向折叠),而且使用时容易损坏蚊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弹性自撑蚊帐架,它不仅便于折叠、操作方便,而且使用时不容易损坏蚊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由上托架、下托架、外支撑杆及内支撑杆连接组成的蚊帐骨架,每根外支撑杆由至少两节短杆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节短杆通过套管连接,且其中一节短杆为固定短杆,该固定短杆的一端与套管的一端管口固定连接;另一节短杆为活动短杆,该活动短杆的一端活动插置于套管的另一端管口内腔,活动短杆的中部设有孔道,孔道内穿设有松紧绳,松紧绳的内端从孔道内端口伸出后与套管的内管壁固定连接,松紧绳的外端与孔道内壁固定或者从孔道另一端口伸出后与活动短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套管和松紧绳使相邻两节套管进行连接,因此,当要将蚊帐骨架折叠起来时,只需将活动短杆从套管的一端管口中拉出即可,由于活动短杆内设的松紧绳与套管始终保持弹性连接,因此活动短杆既可以以任意角度相对套管进行折叠,又不会与套管分离。而要撑开蚊帐骨架时,只需将活动短杆套入套管内即可,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便于以任意角度进行折叠,操作使用更加简单方便;(2)折叠或支撑使用时均不容易损坏蚊帐;(3)加工简单方便;(4)连接牢固,连接部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构造示意图(图中为带有蚊帐的方形蚊帐架)。
图2是实施例1中的弯套管与其相邻两节短杆连接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构造示意图(图中为带有蚊帐的方形蚊帐架)。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构造示意图(图中为带有蚊帐的拱形蚊帐架)。
图5是实施例3中的直套管(上、中、下三节套管中的上节套管或下节套管)与其相邻两节短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构造示意图(图中为带有蚊帐的拱形蚊帐架)。
图7是实施例1的结构改良的弹性自撑蚊帐架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托架,2-下托架,3-外支撑杆,31-固定短杆,32-活动短杆,321-活动短杆中部的孔道,4-内支撑杆,5-套管,51-套管的一端管口,52-套管的另一端管口,53-套管内管壁的内凸起部,54-套管内管壁的另一内凸起部,6-松紧绳,61-松紧绳的内端,62-松紧绳的外端,7-垫圈,8-蚊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改良的弹性自撑蚊帐架包括由上托架1、下托架2、外支撑杆3及内支撑杆4连接组成的蚊帐骨架,每根外支撑杆3由至少两节短杆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节短杆通过套管5连接,且其中一节短杆为固定短杆31,该固定短杆的一端与套管的一端管口51固定连接;另一节短杆为活动短杆32,该活动短杆的一端活动插置于套管的另一端管口52内腔,活动短杆32的中部设有孔道321,孔道321内穿设有松紧绳6,松紧绳的内端61从孔道内端口伸出后与套管5的内管壁固定连接,松紧绳的外端62与孔道内壁固定或者从孔道另一端口伸出后与活动短杆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松紧绳的内端61通过垫圈7与套管5的内管壁固定连接,其中松紧绳的内端61穿过垫圈中心孔后形成无法从垫圈中心孔内反向脱出的结扣,而垫圈7设于套管内腔,套管内管壁上设有用于防止垫圈向套管的另一端管口52方向移动的限位部件。
所述限位部件可为设于套管内管壁上的内凸起部53或者穿过套管管壁旋入套管内的螺钉之类的部件。
与套管固定连接的固定短杆31的端部插置于套管的该端管口51内,设于套管该端管口51内管壁上的另一内凸起部54使固定短杆的端部与套管的该端管口51形成固定连接。加工时,先将固定短杆31的端部插置于套管的管口51内,再采用冲压的方式在套管管壁压出压痕,使套管该端管口51内管壁向内凹陷形成另一内凸起部54,便将两者固定在一起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彬官,未经陈彬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裂缝性岩心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组装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