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瓶扣毁扣防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3390.5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9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奋 |
主分类号: | B65D55/08 | 分类号: | B65D55/08;B65D85/7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000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瓶扣毁扣 防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瓶防伪装置,尤其涉及一次性瓶扣毁扣防伪装置。
背景技术
酒类制品的制伪,严重扰乱市场、尤其是著名商标深受其害,更严重的是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因此发明了各种酒瓶防伪装置以防造假者利用回收的旧瓶造假,例如:
授权公告号为ZL 2683584Y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酒瓶防伪环,由两个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的一端由铰链连接在一起;一个半圆环的一端有一个挂钩,而另一个半圆环的一端为一个能将挂钩卡住的内空小方块。使用时将它套在酒瓶的瓶盖与瓶颈之间,用工具把挂钩卡入小方块中,瓶盖即被锁住,不能打开,要开酒时用工具将酒瓶防伪环撬开,这样就达到了防伪的作用。
采用这样的技术当然可以实现酒瓶防伪的目的,但开酒时要用工具将酒瓶防伪环撬开,安装酒瓶防伪环时也要用工具,安装及开启均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酒瓶防伪装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安装及开启均不要用工具,结构更合理的一次性瓶扣毁扣防伪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瓶扣毁扣防伪装置,包括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的一端由束接装置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还设有压扣手柄,连接扣内设有长方体容腔,长方体容腔的一壁面上设有长方形开口,压扣手柄设在与长方形开口相对的壁面上;长方形开口的宽度小于容腔长方体的宽度,两个半圆环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卡钩,两个半圆环通过两个卡钩经长方形开口伸入长方体容腔与连接扣连接。
所述的卡钩是在半圆环的一端头的圆环外圆面上设有长方形块,长方形块顶端设有三角形块,两个半圆环上的由长方形块和三角形块构成的两个卡钩的钩背尖相背向设置,两个半圆环位于合紧位置时,两个卡钩腹面间呈一个夹角。
所述的两个半圆环位于合紧位置时,两个卡钩腹面间呈5度夹角。
所述的束接装置是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还设有压扣手柄,由于半圆环上设有卡钩,两个半圆环通过卡钩与连接扣连接。酒瓶在安装防伪装置时及开启毁扣时均不要另用工具,结构更合理,生产中包装封口工序效率更高,消费者开启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钩与连接扣的连接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一次性瓶扣毁扣防伪装置,由两个半圆环7、连接扣1组成;两个半圆环7的一端由铰链8连接在一起;连接扣1上还设有压扣手柄5,连接扣1内设有长方体容腔6,长方体容腔6的一壁面上设有长方形开口4,压扣手柄5设在与长方形开口4相对的壁面上;长方形开口4的宽度小于长方体容腔6的宽度,两个半圆环7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卡钩,两个半圆环7通过两个卡钩经长方形开口4伸入长方体容腔6与连接扣1连接。
所述的卡钩是在半圆环7的一端头的圆环外圆面上设有长方形块3,长方形块3顶端设有三角形块2,两个半圆环7上的由长方形块3和三角形块2构成的两个卡钩的钩背尖相背向设置,两个半圆环7位于合紧位置时,两个卡钩腹面间呈5度夹角。当然,夹角5度只是一个参考值,偏差一些并不会影响整体功能。
使用时,先将两个半圆环7套在酒瓶的瓶盖和瓶口或瓶颈之间,合紧两个半圆环7卡紧瓶盖和瓶体间的连接,再将两个卡钩经长方形开口4推入连接扣1上的长方体容腔6内,卡钩受长方形开口4沿挤压形变,两个卡钩腹面间夹角被压小,卡钩进入长方体容腔6后,压力消除,卡钩腹面间夹角恢复,两个卡钩的钩背尖就像鱼勾的倒勾刺一样,卡在长方体容腔6壁面上的长方形开口4内沿退不出,除非用工具或按下压扣手柄5将连接扣1破坏。
一次性瓶扣毁扣防伪装置还可以和瓶盖组合为一体,做成防伪瓶盖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不仅限于酒瓶,还适用于各类瓶装商品的防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奋,未经陈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取料机横向输料的偏置尾车卸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