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表位电力终端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103085.6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炤;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G01R11/2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表位 电力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表位电力终端箱。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力安装箱,一般只设计安装电能计量仪表的安装板及必要的挂钩、接线架等电器配件,但没有设置有工变采集终端表位、集中器及GPRS终端,难于适应当今电子通讯要求,由于电力计量信息传输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供电技术改造中,传统的电力安装箱已难适应电力供电技术改造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没有设有门禁报警开关,不能实时防止门被非法打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安装工变采集终端表和电能计量表以及防止门被非法打开的双表位电力终端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双表位电力终端箱,包括终端箱体和门,其结构特点为在终端箱体内的上部区间设有相隔离的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和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在门上的相对应位置各设有透明窗口,在终端箱体内的下部区间且与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和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匹配位置处设置有集中器,所述的集中器采用菲尼克斯端子台,在两菲尼克斯端子台之间设置有GPRS接线终端;在终端箱体内安装有门禁报警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双表位电力终端箱,其特点为在终端箱体内安装有避雷器。所述的双表位电力终端箱,其特点为终端箱体的箱顶为三角锥体,在终端箱的侧面壁上设有百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终端箱内的上部设有相隔离的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和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因而是一种双表位电力终端箱,在与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和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匹配位置的终端箱下面设置有集中器,集中器采用高可靠的菲尼克斯端子台,在两菲尼克斯端子台之间设置有GPRS接线终端,便于两仪表间链接及信息传输,为安全运行安装有避雷器及防止非法侵入的门禁报警开关。外壳还可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及三角锥体结构的箱顶,使双表位电力终端箱能长期在户内外安全运行,达到防雨防锈,为电力计量技术升级改造服务。在终端箱内侧面壁上还可设有百叶便于通风透气和散热。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门脱掉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终端箱体1,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2,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3,菲尼克斯端子台4,GPRS接线终端5,门6,透明窗口7,三角锥体8,门禁报警开关9,百叶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表位电力终端箱,包括终端箱体1和门6以及门锁,终端箱体1和门6通过门锁锁住达到密封终端箱体,其结构特点为在终端箱体内1的上部区间设有相隔离的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2和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3,相对应于终端箱体1外的门6上位置设有透明窗口7便于观察表上数据,因而是一种双表位电力终端箱,在终端箱体1内的下部区间且与工变采集终端表安装表位和电能计量表安装表位匹配位置处设置有集中器,集中器采用高可靠的菲尼克斯端子台4,在两菲尼克斯端子台4之间设置有GPRS接线终端5,终端箱体还有电源接线盒用于外接电源,由于设置菲尼克斯端子台4以及GPRS接线终端5,因而便于工变采集终端表和电能计量表间链接及信息传输,为安全运行可在终端箱体1内安装有避雷器,以及为防止非法侵入在终端箱体1内安装有门禁报警开关9,门禁报警开关9可通过连接到GPRS接线终端通过GPRS信号传播与远程计算机控制终端连接,达到远程监控、防止非法侵入。为防雨终端箱体1的箱顶为三角锥体8,在终端箱侧面壁上设有百叶10便于通风透气和散热。外壳采用不锈钢材质,使双表位电力终端箱能长期在户内外安全运行,为电力计量技术升级改造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网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3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