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节能灯的扼流圈磁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02796.1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星源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H01F38/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2308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节能灯 扼流圈磁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芯,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节能灯的扼流圈磁芯。
背景技术
节能、减耗、环保已是全球各行各业的热点问题,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地区都把紧凑型节能灯代替普通白织灯列上时刻表。节能灯行业是一种阳光产业,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的节能灯直接或间接在中国生产。如何改进节能灯的配置,降低损耗、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已成为国内生产企业的迫切需要。国内外的铜价不断上扬,目前,漆包线已涨到8万元/吨左右,漆包线又是节能灯内扼流圈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节能灯厂家在成本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相对来说,磁性材料价格的涨幅没有漆包线价格涨幅大,目前,磁性材料的价格约为2.8万元/吨,因此同行们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否改变磁芯的尺寸,降低漆包线的用量,达到既满足使用要求,又降低成本的目标。目前,中国的节能灯行业对于制作扼流圈的磁芯的规格尺寸还没有相关标准,一般是参照日本TDK的标准制定的。现今用量很大的16~33W节能灯扼流圈的磁芯所采用的大多都是日本TDK标准中EE19型扼流圈的磁芯规格,每只扼流圈的用铜量为4.6克。EE19型扼流圈的磁芯由2块相同的E形磁体对合形成,E形磁体的尺寸规格已有明确规定。研发能满足使用要求、降低铜线用量的替代品显得极有意义。现未见研发成功的该型号的替代产品及技术公开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降低铜线用量,用于节能灯的扼流圈磁芯。
本实用新型设有2块大小规格相同的E形磁体,2块E形磁体对合形成EE型结构,对合面的气隙为0.4~1.2mm,单块磁体的宽度为15.7~16.9mm,高度为7.0~8.0mm,厚度为7.6~8.4mm,磁芯中心轴宽度为3.8~4.6mm,线圈安装槽的宽度≥11.5mm。
所述对合面的气隙最好为0.6~1.2mm。
由于扼流圈在频率、电感量、感抗相同的前提下,扼流圈采用的漆包线越粗、越短、匝数越少,其电阻、电容和分布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信号的影响越小,发热量越低;但匝数相对减少,磁芯容易饱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磁芯尺寸,增大其体积来使之达到不饱和的目的。
经实验测试,在16~33W的节能灯中,与日本TDK标准中EE19型扼流圈的磁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
1.节约漆包线,可大大降低成本,以功率33W节能灯为例,普通EE19型扼流圈用铜量为4.6克,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扼流圈的用铜量少于3.5克,节省了至少1.1克,成本相应降低了0.1元/只。
2.漆包线和磁芯的温度大大降低,实验表明,在常温、220V测试条件下,其直流R值降低至少0.5Ω,Q值增大约2.0,线圈的容抗、电抗明显减少,漆包线温度和磁芯温度明显下降。
3.灯的稳定性、可靠性、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4.扼流圈的体积虽增大,但高度降低,整盏节能灯的高度随之变低,更加紧凑。
5.转型快,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扼流圈的骨架脚位设计成EE19型的标准脚位就可直接替代。
6.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块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设有2块大小规格相同的E形磁体,2块E形磁体对合形成EE型结构,对合面的气隙为0.4~0.6mm,单块磁体的宽度A为15.7mm,高度B为8.0mm,厚度C为8.4mm,磁芯中心轴宽度D为4.6mm,线圈安装槽的宽度E为1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可在不同的功率段设计出最佳性价比的磁芯以应用在节能灯扼流圈上。经试用,本实用新型可得到良好的性能参数和使用效果,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明显提高,节能灯更加紧凑。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对合面的气隙为0.6~1.2mm,单块磁体的宽度A为16.9mm,高度B为7.0mm,厚度C为7.6mm,磁芯中心轴宽度D为3.8mm,线圈安装槽的宽度E为1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星源,未经陈星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02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无菌子宫内膜取样器
- 下一篇:同轴连接器